去年以来,
惠山人身边的一个个正能量故事
霸屏着惠山人的朋友圈,
这一条条涓涓暖流,
共同汇聚成
惠山精神文明建设的澎湃力量。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一件事温暖一座城
2021 年已经过去,
这一年里,
有哪些精神文明的暖心事
让您记忆犹新呢?
惠山区 2021 年度
精神文明新人新事评选开始啦,
快来看看有哪些人和事候选吧 ~
张谷:带领村民续写 " 新桃花源记 " 的村党总支书记
张谷,男,1972 年 4 月出生,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党总支书记。自 2009 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为了一个绿水青山富乡亲的桃源梦,张谷带领村干部开展调研,找准发展路子,打好 " 先锋领航、产业融合、乡村治理 " 三张牌,让只有 38 亩工业用地的桃源村打破了老话 " 无工不富 " 的藩篱,走出了一条乡村脱贫的新路子。村级固定收入从 2009 年并村之初的不足 40 万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489 万元,人均收入也从 1.4 万元增至 6 万元,使一个市级贫困村蜕变为人人向往的 " 桃甜、景美、乐生活 " 的 " 新桃花源 " 胜地。2021 年 7 月,张谷当选敬业奉献 " 中国好人 "(获评中国好人,直接当选,不参与投票。)
01
回迁王亚海烈士遗骸:跨越 3000 公里 英烈 52 年终归故里
前洲籍烈士王亚海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 412 部队,1969 年在国防施工中勇救战友壮烈牺牲,安葬于山西省宁武县。2021 年,惠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前洲街道积极回应王亚海烈士亲属关切,派专人星夜兼程 5 昼夜,行程 3000 余公里,于 4 月 6 日用专车将烈士遗骸运送 " 回家 ",并于 12 月 13 日将烈士骨灰安放于锡西革命烈士陵园。时隔 52 年,王亚海烈士终于魂归故里,引发广泛关注和赞誉,在全社会营造了学习英雄、尊崇英烈的浓厚氛围。
02
" 红色电波 · 初心先声 " 百年党史天天讲:让党的创新理论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为更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达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洛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 2021 年 3 月推出 " 红色电波 · 初心先声 " 百年党史天天讲专栏,设立 " 百年党史天天读 "、" 正本清源 " 基层说勤廉、" 信仰之歌 " 奋进颂伟业、" 先锋唱响 " 红色微党课、" 学史增信 " 启航新征程、"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等栏目,确保每周轮流播报,每天不重样,天天新内容。通过全镇广播、镇融媒体中心 " 洛社之音 "、镇融媒体中心电视等平台,让 " 红色电波 " 通达到机关内部、学校深处和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打通党史学习教育 " 最后一公里 ",让党的创新理论以接地气、有温度、有特色的形式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03
孙英:把轿车当产房 3 分钟抢出新生命的好医生
孙英,女,1971 年 5 月出生,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妇产科工作 30 余年。2021 年 3 月 2 日 11:50 左右,一辆载着一名二胎足月产妇的轿车疾驰进入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停车场,车里传来产妇痛苦哭喊的声音:" 孩子要生了,我扛不住了!" 孙医生和护士顾伊娜正巧经过附近,听到声音立即上前查看情况。此时,婴儿的头已出产道,嘴里含有母体羊水,情况十分危险,来不及去产房。孙医生临危不乱,立即在车内实施接生,仅 3 分钟时间,一名女婴出生,母女平安。2021 年 8 月,孙英当选二季度敬业奉献 " 无锡好人 "。
04
过炳坤:坚持 25 年 " 为民 " 办黑板报的耄耋老党员
过炳坤,男,1940 年 9 月出生,中共党员,惠山区洛社镇六龙社区居民。自 1996 年开始,过炳坤坚持定期在六龙社区新苑二村入口处的小黑板上出黑板报,25 年来从未间断,至今已办黑板报 525 期,累计 45 余万字。黑板报内容从党的方针政策到好人好事,再到名言警句、养生常识,涉猎广泛,深受村民喜爱,融洽了邻里关系。为收集、精选黑板报内容,过炳坤自费订阅报纸,坚持每天观看《新闻联播》,读书看报做笔记。他的右手大拇指曾经受过工伤,每次写黑板报都十分吃力,要花上一个多小时;18 年前,他搬到镇上女儿家居住,依然定期蹬着三轮车回去出黑板报。他说:" 只要村民需要,我就要一直出下去。"2021 年 4 月,过炳坤当选一季度诚实守信 " 无锡好人 "。
05
李士路:驰援郑州免费维修受损车辆的修车小伙
李士路,男,1994 年 10 月出生,无锡市亦简单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负责人。2021 年 7 月,河南省郑州市连日暴雨引发严重水灾,大量汽车被水淹泡损坏。7 月 23 日晚,李士路带上装备驱车近千公里,星夜兼程来到郑州开展援助,为当地受灾群众提供汽车免费维修服务。他的举动影响带动各地修车同行纷纷加入,7 天义务维修车辆 600 余辆,受到当地市民群众的称赞。2021 年 8 月,李士路获评见义勇为 " 江苏好人 ";10 月被河南省文明委和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授予 " 河南省防汛救灾优秀志愿者 " 荣誉称号。
06
杨纪平:西部边陲播撒教育种子的援疆教师
杨纪平,男,1972 年 9 月出生,中共党员,无锡市西漳中学教师。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6 月间,他克服疫情、气候、时差、家庭等方面的诸多困难,援疆支教伊犁州霍城县初级中学,承担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兼任学校教研室副主任。经伊犁州教育局选派参与 " 优秀教师乡村行 " 送教活动,开设多节示范课和讲座,有力推动当地中学物理教学水平的提升。他专注教学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奖及发表。他主动参与捐助困难学生、慰问残疾儿童等扶贫帮困活动,充分展现了无锡教育人的教育智慧、大爱情怀,在祖国西部边陲打出了一张靓丽的无锡名片。2021 年,杨老师获无锡市脱贫攻坚记功个人奖励、无锡市 2019~2021 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殊荣。
07
严良介:捡到 8 万元现金追还失主的环卫阿姨
严良介,女,1958 年 6 月出生,无锡为群环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临时工。2021 年 5 月 26 日 5:30 左右,严良介在打扫钱胡路途中,遇到一电动车掉落一个黑色鼓鼓的塑料袋,打开一看,里面有 8 沓未拆封的人民币和一些散放纸币,共计 8 万多元,还有一些身份证件等物品。严良介赶忙大喊停下,一辆轿车帮忙追停电动车,最终物品现金都回到了失主手中。失主拿出 500 元酬劳表示感谢,但被严良介谢绝。严介良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太好,但面对巨款并不动心,因为她觉得 " 心里坦荡荡,就能定定心心过日子 "。严良介因此获评三季度诚实守信 " 无锡好人 " 和 2021 年 11 月诚实守信 " 江苏好人 "。
08
何星飞:托起梦想翅膀的东京残奥会随队医生
何星飞,女,1987 年 8 月出生,惠山区康复医院康复治疗部骨关节康复组治疗师长。2021 年作为江苏省唯一一名随队医生出征东京残奥会。在随队出征的一个多月里,她时刻绷紧 " 安全 " 之弦,始终保持高度热情,确保 24 小时随叫随到。她勇担职责使命,除认真负责队员的诊疗康复外,还做好兴奋剂陪检、食品管控、防疫培训及联络、核酸检测样本采集和送检、房间消杀、心理辅导等各项工作,总医疗服务达 240 多人次,所负责的队伍做到了零兴奋剂、新冠零感染,圆满完成了出征任务。
09
陈赵峰:" 动人一跪 " 救居民的家庭医生
陈赵峰,男,1985 年 9 月出生,现任惠山区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长安街道长宁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担任家庭医生 11 年。2021 年 8 月 5 日早上 9 点多,正工作的陈医生听到小区居民呼救:" 陈医生,陈医生,车库里有人晕倒了,快点去救救他!" 他立即跟随至事发车库,对晕倒老人实施急救,救回老人一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坚守在社区抗 " 疫 " 一线,传递 " 医者仁心 " 的温暖正能量,个人被评为 2020 年度惠山区 " 优秀家庭医生 "。
10
李蒋杰:危急时刻破窗救人的 " 铁肘 " 刑警
李蒋杰,男,1996 年 1 月出生,共青团员,无锡市公安局惠山分局玉祁派出所刑侦民警。入职 3 年来,李蒋杰忠诚履职、一心为民,处置各类警情 900 余起,调处矛盾纠纷 300 余起,救助群众 20 人次。2021 年 1 月 31 日,李蒋杰驾车回家途中,行驶至常州市武进区青洋路高架人民路出口时,发现一辆白色奥迪越野车撞上隔离围栏后侧翻,车主被困车中。李蒋杰立刻靠边停车,冲到事故现场。此时车内已经开始冒烟,女司机表情痛苦,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李蒋杰立即用肘部连续多次大力击打车窗玻璃,成功破窗救人。他因此荣登 2021 年 2 月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 平安之星 " 榜单,被评为 " 平安英雄 "。
11
青城导社纪念馆:打造 " 三个第一 " 红色地标
青城导社纪念馆,位于玉祁街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昌公园内。馆内通过 " 讲授、实境、视频 " 形式,将 " 三个第一 "(第一位无锡籍共产党员糜文溶、无锡第一个由共产党组织创办的进步团体青城导社、中共无锡支部第一任书记孙冶方)本土革命历史素材 " 串起来 ",生动再现了 " 三个第一 " 启发民智、为党和人民事业勇当先锋、无私奉献的赤子情怀以及锡西北革命斗争历史等内容。自 2021 年 4 月 3 日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来自省、市、区各单位、各部门百余场近 5000 人次的现场学习。
12
洛社镇融媒体中心团队:守正创新 打造新型舆论阵地
惠山高新区(洛社镇)融媒体中心团队成立于 2017 年,现有专职工作人员 9 名。四年多来,团队自觉担负 "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 的使命任务,秉持 "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创新互动 " 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多元拓展,讲好高新故事。2021 年以来,团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高新区建设、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主题,开办了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我与高新共成长 "" 惠高新 weekend"" ‘疫’线群英会 " 等专栏,策划了《土味抗疫》《文明手账》等创意宣传,相关内容总阅读量超过 150 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洛社镇融媒体中心先后获得市级政务媒体乡镇街道板块第一名、无锡市青年文明号、" 无锡发布 " 融合传播创新基地、学习强国无锡学习平台供稿直报点、学习强国先进集体等荣誉。
13
殷国华:致力乡音传播方言文化的社区志愿者
殷国华,男,1954 年 2 月出生,洛社镇杨市社区志愿者。2021 年 8 月,他发挥文艺特长,亲自编排、演出 " 土味防疫喊话 ",用喊话的形式传播防疫知识,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刷爆了朋友圈。殷国华从小就对文艺创作有浓厚兴趣,自 2014 年退休以来,更是全身心投入,坚持用本土方言编排农村文化节目,带动身边志愿者和村民加入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伍,奉献了一台台精彩的演出。乡风文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他坚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接地气、有温度的文艺节目,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多年来,殷国华已创作文艺作品 60 余个。
14
黄子祥:一个月内两救落水者的花甲老人
黄子祥,男,1958 年 1 月出生,惠山区前洲街道润洲社区居民。2021 年 1 月 8 日下午 1:45 左右,当天最低气温零下 7 ℃,年过六旬的黄子祥在润洲家园小区内一条 6 米多深的河中救起一个比自己重 20 多斤的老太。2021 年 1 月 27 日晚 6:30 左右,一少女在润洲社区内一条深水河落水,危急时刻,黄子祥跳入河中,帮助落水者死里逃生,事后悄悄离开。寒冬腊月时节,黄子祥一个月内两次跳河勇救落水者的感人事迹,一时间在当地传为佳话。2021 年 3 月,黄子祥因此获评见义勇为 " 江苏好人 "。
15
" 惠畅小剧场 " 文化惠民工程:文艺送到家 点亮微幸福
惠山区文体旅游局着眼群众文化需求,结合为民办实事工程推出 " 民生微幸福惠畅小剧场 " 文化惠民工程,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群众文艺团队搭建演出舞台,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首批按照 " 有一份实施方案、有一份优秀小剧场和优秀团队评价标准、有统一的 LOGO 标记、有统一的音响设备、有统一制定的演出菜单、有统一规范的台账资料、有统一购买的场地保险、有定期的演出安排 "" 八有 " 标准,在全区精心打造 30 个小剧场。截至 12 月底,惠畅小剧场累计完成线上线下演出 3000 余场,近 150 支群文团队参与演出,观众人次超过 150 万。
16
" 惠善 · 微光 " 公益活动:守望互助物尽其用 " 爱心冬衣 " 暖工友
2021 年 11 月,惠山区蓝丝带志愿者协会与惠山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惠山区税务局爱心妈妈志愿团、惠山区佳缘荟公益服务社联手开展 " 惠善 · 微光 " 公益活动。活动依托蓝丝带 " 开心善淘 " 慈善超市,通过微信等平台发布捐赠倡议和信息,获得了辖区群众的热情响应,短短一个月时间,活动共收到爱心捐赠衣物 2000 余件。11 月 8 日进行首次发放,不到一小时就为 50 多名工友发放了御寒衣物,还为来不及赶到现场的工友,进行了电话预约和需求登记。捐赠的衣物经过志愿者分拣、清洗、消毒后,送到了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群众手中,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切实的帮助,也让闲置衣物重新发挥作用。
17
廉佳钰: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玲珑多面手
廉佳钰,女,1989 年 6 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惠山区堰桥街道金惠社区金乡邻乐民中心图书管理员,惠山区二星级志愿者。仅有一米二个头的廉佳钰,自强自立,乐于助人。她看到社区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后,主动报名参与扫码测温、车辆登记、流动人员上门登记等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服务时长 240 多小时。她组建智能手机老年居民学习群,教授社区老年人使用操作智能手机和电脑,帮助老人跨越 " 智能鸿沟 ",目前有 52 名老人入群学习。她自学心理辅导,发挥个人特长,担任残疾人最好的心理导师,累计为惠爱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朋友开展心理疏导 50 余次,帮助他们打开心门,向阳生活。
18
新疆小伙倾 " 馕 " 助豫:三天两夜赶制 2000 个馕饼传递爱
新疆小伙坤杜孜江在前洲街道经营着一家 " 新疆烤馕店 "。他为人和善、热心,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服务。2021 年 7 月 25 日,他在网络上看到河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不少居民缺少食物,便立即决定尽己所能助河南灾区一臂之力。他第一时间联系了河南灾区,确定了可行的捐赠地和快递公司。他暂停小店营业,外出采购了足量的面粉和配料,开始一刻不停地制作馕饼。为能够尽快完成捐赠,他带领几名好友连夜赶工,历经三天两夜,终于完成 2000 个馕饼的制作,打包装箱顺利发往河南。坤杜孜江表示:中华民族一家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今后只要有机会,还会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把爱传递下去。
19
谭培治:寒冬腊月两次跳河救出 3 名落水者的好村民
谭培治,男,1972 年 12 月出生,阳山镇安阳山村村民。2021 年 1 月 3 日晚上 6 点多,室外气温低至零下 2 ℃,谭培治正在家中抢修因为寒潮冻坏的水表,听到外面喊 " 有人落水了 " 的呼救声后,立即放下手中的活,飞奔到河边。他来不及脱衣服,便跳入河中救人。冰冷刺骨的河水很快将他的手脚冻没了知觉,但他咬牙坚持,经过十几分钟的奋力营救,终于把老人拉上了岸,并把老人送回家、帮他换好衣服后,才返回家中。2018 年大年三十晚上,一对母子开着电瓶车因车速太快连人带车冲入河中,守岁的谭培治听到呼救声,立即出门跳入河中进行营救,将母子俩救出并送回家中。2021 年 6 月,谭培治因此获评见义勇为 " 江苏好人 "。
如果你被他们的事迹感动了,
那就为他们来投票吧!
投票说明
1. 按照区评选办法中关于 " 本年度被评为‘中国好人’且未当选过惠山区精神文明新人新事的,将直接当选本年度精神文明新人新事 " 的规定,敬业奉献 " 中国好人 " 张谷将直接当选惠山区 2021 年度精神文明新人新事,不参与投票。
2. 每人每天可投 1 次,每次最少选 5 个,最多选9 个候选。
3. 投票时间:1 月 1 日 -1 月 7 日。
投票方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