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 月 7 日,《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正式颁发。当日上午,中山召开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政策发布专场新闻发布会 ,解读该份政策措施,介绍政策措施出台背景意义、具体措施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并就该项政策所涉及问题回应关切。
发布会由中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江主持,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闫东平,市科技局副局长林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四级调研员金晶出席会议。中山市工业和 信息化局局长闫东平介绍政策措施具体措施内容,以及下一步工作设想。
●为什么要出台该政策措施?
作为一个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然成为中山的必然选择,是企业强身健体的必由之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2021 年 12 月 26 日,中国共产党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两手抓,全市至少投入 50 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 能化转型,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山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结合中山发展需求,研究起草了《中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近日经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正式印发实施。政策通过聚焦标 杆企业、标杆平台、示范园区(产业集群),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予以全链条、全领域、全要素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该政策措施有什么具体内容?
政策措施的目标是,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为主线,聚焦标杆企业、标杆平台、示范产业园(产业集群),力争到 2025 年,打造 40 家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60 个数字化 智能化示范车间,推动 40 家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建设;引进培育一批重点工业互联网或数字赋能标杆平台,培育或引进一批工业软件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供应商。推动产业集群数 字化转型试点建设,3500 家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广大中小微企业上云用云;培育一批数字化人才等。
政策措施含 8 部分内容,共 14 条。主要内容有:
一是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示范工厂、示范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
二是对引进培育的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赋能平台,给予最高 1000 万元奖励;对平台提升平台数字化智能化服务能力,建设应用示范项目,每年给予最高 1500 万元奖励额度。
三是对数字化示范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试点建设,采取 " 揭榜挂帅 " 方式,每年遴选不超过 5 个产业集群试点,每个产业集群试点最高给予 2000 万元的奖励。
四是对制造业企业使用金融机构 " 数字贷 " 产品进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给予全额贴息,单个项目贴息金额最高 3000 万元。
●下阶段工作重点有哪些?
一是帮助企业解决 " 不想转 " 的问题。政策措施的出台,释放了极大的利好消息,将引导一批企业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标杆示范,形成一批解决行业痛点的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新的转 型升级路径,方便企业家们参考学习。
二是帮助企业解决 " 不敢转 " 的问题。政策措施特别注重分类施策,面向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出了不同的支持方式。
三是帮助企业解决 " 不会转 " 的问题。政策措施提出支持重点平台建设与应用,希望优秀平台商、服务商积极参与中山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不断满足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数字化智能化转 型需求。
【回应关切】
问:数字化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哪些人才待遇?
答:数字化行业人才,可根据能力水平、业绩表现等综合因素,通过人才认定、评定、企业举荐等三种方式,获得相应类别高层次人才待遇和服务保障。去年中山修订柔性引才实施细则,对外 市的数字化人才,可以通过柔性引进方式,与中山市企业开展合作,享受最高 30 万元补助。对紧缺的数字化岗位人才,已纳入中山市人才导向目录范围的,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上浮优惠,直接 满足人才入户申请条件,还可享受等同于本地户籍人口子女入学政策照顾。
问:中山市人社局在引育数字化领域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去年 8 月中山新设立了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专业评审委员会,为中山市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壮大专业技术人才提供服务;大力推进数字技能人才培训,全年开展数字技能人才培训近 3000 人, 1500 多人通过评价获得技能等级证书;举办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 5 项数字类技能大赛,265 人获得高级工证书。
问:中山市科技局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引进和培育科研人才?
答:一是结合创新创业团队政策,围绕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积极对接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靶向引进一批领军型、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尤其是能够服务 于中山市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家电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端科研团队,培育本土科研成果。
二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支持中山市企业与省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将成效突出的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在中山市进行成果转化和运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与案例,达 到间接引进人才的效果。
问:近年来中山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智能化推进情况如何?
答:一是大力支持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推动中山制造向中山 " 智造 " 转变。目前,中山市已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2 个、省级 29 个、市级 86 个;已推动 31 家龙头骨干企业开展省级工业 互联网标杆项目建设,推动 235 家规上工业企业实施上云上平台数字化升级,带动 2500 多家企业上云用平台。
二是不断做强数字化智能化供给能力。2018 年中山市在全省率先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破解中小微企业缺服务、缺资金、缺方案、缺技术、缺人才等共性难题,目前 该市建成 4 个国家级检验检测平台,14 个省级检验检测平台;累计为企业提供智能改造方案 4500 余套,被企业采纳并实施 2000 余套。
三是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中山市成功争取成为广东省内第二个开展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城市,围绕五金、家电、板式家具、灯具等产业集群,采取 " 政府政策 + 智能制造供应 商库 + 融资担保 + 产业链企业 " 模式,引导支持优秀智能设备供应商为产业链企业输出先进技术、装备和服务,提升整体竞争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李红云 通讯员钟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