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09
深晚报道|第二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决出38项双创大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6 日,由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力合科创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二届 "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 "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佛山顺德博智林机器人总部大楼举行。经过全天的激烈角逐,技术创新赛赛道、应用场景赛赛道、以及特别奖的 38 个奖项一一揭晓。

450 个国内外人工智能项目参赛角逐

据介绍,第二届 "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 "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是一项全球性、高标准、高层次、专业化的大型赛事。大赛循着 " 需求牵引、赛事发现、产业培育 " 的创新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着重关注国内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西部地区 4 大区域,并增设国际专场、高校专场。

▲应用场景赛现场

本次大赛于 11 月在线上启动,分为项目征集、海选、晋级赛、决赛和颁奖五个阶段,特设双轨赛制。本届大赛共有来自海内外的 450 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项目报名参赛,其中技术创新赛涉及无人系统、智能感知、人机混合等创新性技术,而应用场景赛针对重点征集领域的应用场景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征集领域包括建筑、社区服务、商业、工业、农业、医疗、教育、家庭、特种作业等。

本届比赛由大赛专委会邀约权威技术专家和资深投资人共同参与评审工作,技术创新赛分为成长组及初创组。比赛采取路演加答辩的形式,专业评委主要从技术创新性、技术成熟度、应用潜力、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个维度对参赛项目进行综合评审。

应用场景赛采用场景展示的方式,6 个项目团队轮流炫技,分别展示了多个形态的机器人、无人飞行器等智能系统,完成一系列的既定任务。本环节重点关注机器人攀爬、越障、避障、自主导航、通信、智能控制、自然语言交流、图像处理等功能或能力,同时考察参赛项目在建筑、社区服务、商业、工业、农业、医疗、教育、家庭、特种作业等应用场景中的产业化潜力。

推动高端制造产业不断创新发展

经过激烈的角逐,"Enjoying-S 无感扩音系统项目和 " 声纹 +" 身份认证解决方案团队分别获得技术创新赛初创组和成长组一等奖,全地形四足巡检机器人应用方案团队获应用创新金奖。

▲颁奖典礼现场

本届比赛现金奖励丰厚,技术创新赛成长组一等奖奖励 30 万元,二等奖各奖励 15 万元,三等奖各奖励 7 万元;初创组一等奖奖励 10 万元,二等奖各奖励 5 万元,三等奖各奖励 3 万元,优胜奖各奖励 1 万元;应用场景赛金奖奖励 40 万元,银奖奖励 20 万元,铜奖奖励 10 万元以及优胜奖各奖励 2 万元。此外,本届大赛还特设 " 科技向善 " 奖以激励更多的优质科技项目持续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设置 " 伯乐奖 " 以激励为大赛推荐优质项目的合作机构。除了丰厚奖励,大赛还将为优秀项目持续提供应用研发、投资孵化、人才培训、创新基地、产业对接等多项增值服务。

技术创新赛成长组一等奖获奖项目 " 声纹 +" 身份认证解决方案项目团队相关负责人、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微表示,非常荣幸能参加这一大赛,企业和碧桂园在一些商业化落地方面已有非常多的合作," 所以其实也就是顺其自然来参加这个活动。" 周微表示,通过参赛,认识到这个产业链上下游一些合作伙伴," 对我们未来商业化落地,肯定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技术创新赛一等奖

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大赛组委会主任张虎介绍到,清华大学非常重视人工智能领域规划,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了基础理论,国际治理、智能产业三驾马车。在过去的六年中,清华大学不断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在校企产学研合作模式上持续创新,共同建立大学与企业的创新双赢新模式。今天清华大学与碧桂园、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携手举办第二届 "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 " 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希望能在首届大赛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持续为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的发展贡献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杜婷

相关标签

清华大学 机器人 人工智能 双创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