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腊八就是年。"
当在朋友圈刷出这句话的时候,
才恍然发觉,
春节的脚步近了。
霜结满田野,
风回响在谷地,
腊日,腊八,
对中国人来说
是一年末尾的节日,
也是一碗粥的名字。
生脆的花生,脆骨的咸排,
绿得发黑的青菜叶子,
甚至甜糯的芋头,
都能煮进粥里,
咸的基底味道里混着一丝青菜的甜,
形成本地特有的生活味道。
看似粗犷的烹饪方法背后,
是人们对阳羡这片沃土最深沉的谢意。
《礼记》疏曰:" 腊,猎也。
谓猎取禽兽以祭先祖五祀也。"
人们在凛冬之月,
星回岁终之时,
猎野兽祭神明,祈福消灾。
剩下的腌成腊味,
以备明年之食。
宋代后,腊日成腊八,
又有了吃粥庆祝的传统。
阳羡地区关于菜粥的来源说法众多,
有人说是为了感谢释迦牟尼,
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岳飞报国,
但主题总是不变
——感恩。
腊八是中国的感恩节,
吃上一碗腊八粥,
感恩土地的馈赠,
感怀家人的付出。
一碗粥是山野里一年收成的缩影,
也纪念我们一年所相遇的滚烫灵魂。
这个冬天的末尾,
愿麦子和麦子长在一起,
愿河流和河流归于一处,
愿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寻得归处。
腊月,腊八,
八方游子,各有归处。
吃完这碗粥,
回家的日子就近了吧。
在阳羡的土灶上,
粥已经下锅了,
炊烟飘向更远的明天。
明日腊八,
不管你在哪里,
记得吃菜粥 ~
我们深爱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疫情未结束 防疫别大意
在途经的每一处风景
总有同心防疫的 " 你 "" 我 "" 他 "
来源:阳羡智慧旅游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