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满载磷矿石的航电 606 货船抵达构皮滩水电站,通过升船机,乘坐 3 次 " 超级电梯 " 翻过大坝,顺利从构皮滩水电站过闸驶向乌江下游。" 船在天上行 ",颇为震撼壮观,这是乌江复航以来,全线航运的真实写照。
一艘 500 吨级货船在乌江构皮滩水电站进行通航测试 刘力维 摄
" 该工程是世界上首座采用三级升船机方案的通航建筑物,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架通航渡槽。" 谈及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所创造的世界纪录,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雷辉光如数家珍,232.5 米是构皮滩水电站大坝的高度,其第二级升船机垂直提升高度达到 127 米,相当于 45 层楼高,是目前世界上单级提升高度最高的升船机。
在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试运行前,乌江航道被大坝阻断,船舶只能通过公路水路周转 " 翻坝 "。2018 年,随着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工程建成,乌江干流通道 " 最后一颗纽扣 " 被解开。从试运行到 2021 年底,构皮滩水电站通航设施共计通过船舶 58 艘次,其中上行 37 艘次、下行 21 艘次。
在贵州,取水路、走乌江,船舶航行要经过 3 个水电站和 3 段自然河道。在航道建设方面,加快推进贵州境内构皮滩、思林、沙沱 3 级 500 吨级通航设施建设,实现了 2021 年 500 吨级通航设施全部建成通航。
不久前,14 艘货船运载 6800 吨磷矿石从开阳港区洛旺河码头出发,当船队陆续抵达通过乌江思林电站后,用了不到 40 分钟时间顺利通过。" 以前过闸,我们要先打电话预约,再把相关资料送到通航管理局。现在可根据行程计划,提前通过手机 APP 填写过闸申报计划,通行效率比以前提升了一倍。" 航电 2 号货船船长田洪光说。
" 我们接到船舶的申报之后,通过智慧通航管理系统,根据每艘船的航速,及时向电站申报过闸水位,提前做好准备,并指挥协调顺利通过升船机。" 贵州省乌江航道管理局通航管理科副科长郭兴表示,借助乌江智慧管理平台,搭建起一个统一报到、统一调度、统一发布、统一管理的智能化通航调度平台,大大提升了运行安全和效率。
此次航行,历时 16 天,从开阳港经瓮安、余庆、思南、沿河,到重庆涪陵航线全长 545 公里,是乌江航运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物资运输,标志着贵州省乌江水运全面复兴,重现 " 黄金水道 " 繁荣盛景。
轮船经过思南县境内的乌江白鹭湖码头附近 邓刚 摄
如今,一艘 500 吨级的货船从贵州开阳渡至重庆涪陵,可实现一船直达,较原来的 " 公水联运 " 方式 " 翻坝 ",运输成本上或可节约 2 至 2.5 万元。为此,省交通运输厅及省地方海事局聚焦提升乌江水运运能、形成规模运输、助力黔货出山、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 做文章 ",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乌江船舶建造,仅贵州省航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就新建 500 吨级船舶 13 艘,已经下水 10 艘,正在建设 3 艘。截至目前,乌江渡以下水路运输企业已增至 7 家,货运船舶已增至 35 艘,船舶运力达 2 万吨。
随着 " 北入长江 " 黄金水道梦想再度实现,贵州开启了水路交通助力全省经济发展融入 " 一带一路 " 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为 " 黔货出山 " 开辟了新的战略通道,乌江水运发展由此进入新阶段。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