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2 日,国务院正式发布《" 十四五 "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假定 2025 年 GDP 总量为 130 万亿,那意味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达 13 万亿元。而 2020 年,这一数据仅为 7.8 万亿元左右。提升空间可谓巨大。
从细分来看,规划亦给出了精确的数据。IPv6 活跃用户数、千兆宽带用户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全国网上零售额、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在线政务服务实名用户规模等七大方面都有重点量化。这其中,千兆宽带用户数要从 2020 年的 640 万增至 2025 年的 6000 万,增长规模按近 8.3 倍。而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增长亦接近两倍。
规划提出,要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 5G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 5G 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 6G 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 6G 国际标准化工作。这可能利好光纤、6G 概念股。
根据规划,加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规则,培育市场主体、完善治理体系,促进数据要素市场流通。鼓励市场主体探索数据资产定价机制,推动形成数据资产目录,逐步完善数据定价体系。这可能利好数据运营商。
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利企便民高频服务事项 " 一网通办 "。这可能利好数字政务板块。
支持建设各类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打通贯穿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全过程的创新链,重点布局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突破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城市大脑、边缘计算、脑机融合等集成技术。数字孪生、边缘计算等概念在 2019 年初曾被热炒,这一规划可能再度提振这些概念。
加强超高清电视普及应用,发展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云游戏等新业态。创新发展 " 云生活 " 服务,深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8K 高清视频等技术的融合,拓展社交、购物、娱乐、展览等领域的应用,促进生活消费品质升级。这些提法与当下流行的元宇宙概念较为相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