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14
平凉市构建9大重点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1 月 14 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平凉市落实产业链 " 链长制 "、推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 十四五 " 期间,平凉市全力打造煤炭分质转化利用、平凉红牛、静宁苹果 3 条百亿级产业链,文旅康养、设施蔬菜、中医中药、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 6 条十亿级产业链,力争 " 十四五 " 末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

煤炭分质转化利用产业链

平凉煤炭资源富集,是国家确定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是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核心区,煤炭地质资源量 650 亿吨,已探明储量 110 亿吨,煤炭产能 2718 万吨,火电装机容量 413 万千瓦,甲醇产能 60 万吨;去年底,20 万吨聚丙烯投料试产,灵台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开工建设。平凉抢抓能耗 " 双控 " 政策调整窗口期,主攻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火电、现代煤化工,实施二氧化碳后续利用、煤制乙二醇、煤制天然气、甲醛、聚乙烯、聚丙烯下游产品等项目,促进煤炭利用向燃料、原料并重转型,构建绿色低碳清洁循环高效的煤电化产业体系。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550 亿元。

平凉红牛产业链

平凉是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平凉红牛荣获中国优质牛肉 " 品质特别奖 " 和 " 最具风味奖 ",是全国第一个活牛类证明商标,取得了直供香港高档活牛配额及活牛出口 " 通行证 ",跻身全国 50 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市牛饲养量 90 万头。平凉将聚焦建设国家级平凉红牛种质培育中心和优质高档肉牛育种核心区,坚持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在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精细分割、副产品精深加工、冷贮冷链、高端动物芯片生产、品牌创建上谋求突破,加快建设西北地区肉牛屠宰加工聚集区和交易集散地,把 " 平凉红牛 " 打造成中国农产品 " 标杆品牌 "。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230 亿元。

静宁苹果产业链

平凉地处北纬 35° 苹果黄金生产带,是原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 静宁苹果 " 先后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 8 张国家级名片,进入首批中国 100 个地理标志受欧盟保护名单,品牌价值达到 158.95 亿元,连续 10 多年领跑全国优等果地头收购价。全市苹果种植面积 197 万亩,年产量 210 万吨,建成西部最大的纸制品包装生产基地。平凉将紧盯现代果业发展最前沿,实施一批良种苗木繁育、高标准矮砧果园发展、果汁果片精深加工、苹果物流园、贮藏保鲜库等项目,全方位提升静宁苹果产业核心竞争力。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290 亿元。

设施蔬菜产业链

平凉光热、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年降雨量 420~600 毫米,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高原夏菜生产和西菜东调基地,是甘肃省蔬菜优势产区。当前,平凉正抢抓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机遇,坚持无公害、绿色、有机方向,加快泾汭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形成 " 两带七片 " 的产业布局,推动蔬菜产业向设施农业、净菜加工、精深加工、贮存保鲜、物流配送、蔬菜加工包装材料生产等领域延伸,打造甘肃东部绿色蔬菜生产基地。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35 亿元。

中医中药产业链

平凉是世界针灸鼻祖皇甫谧的诞生地,灵台县皇甫谧文化园是国家级中医师承基地。全市种植中药材 6.5 万亩,拥有《中国药典》命名的野生及家种药材 190 多种,其中 " 华亭大黄 "" 华亭独活 " 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凉将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推进标准化种植、规范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动中医药向预防康复、养生保健、与养老、旅游融合等方向延伸发展,努力建设陕甘宁三省(区)区域中医药产业创新示范区。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13 亿元。

绿色建材产业链

平凉矿产资源富集,石灰石储量 30 亿吨,陶土储量 3000 多万吨,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量大,构建绿色建材产业链基础坚实、正当其时。平凉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发白云岩制造金属镁循环经济、环保家居建材、环保石头纸,以及新型建筑、装饰装潢材料、装配式建筑构件等新产品,推动传统建材向绿色新型建材转型发展。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50 亿元。

智能制造产业链

平凉是 " 三线 " 建设的重要之地,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科技实力雄厚,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业中位居前列;平凉工业园区跻身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平凉又建设了占地 1300 亩的平凉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还有平凉电厂在供工业蒸汽的便利优势。平凉将加快传统制造业 " 三化 " 改造,发展智能家居、节能设备、电工电器、光电信息、智慧医疗智能终端产品,推动关联产业集群化发展。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80 亿元。

文旅康养产业链

平凉有 " 天下道教第一山 " 美誉的 5A 级风景名胜区崆峒山等人文生态景观 100 多处,四季皆景、全年可游,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旅居康养产业得天独厚。平凉将围绕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文旅与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施一批景区景点开发运营、康养研学基地、旅居养生休闲度假等项目,培育 " 最平凉 " 名品牌,提升 " 康养游 " 附加值,构建以崆峒山大景区为龙头、大云寺 · 王母宫和关山大景区为两翼的大旅游格局。2026 年全产业链完成增加值 80 亿元。

生态环保产业链

平凉自然生态良好,是西北地区首家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随着黄河战略的深入实施,给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平凉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塬系统治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低碳矿业开发、压覆矿产开发、煤泥煤矸石利用、薯渣秸秆高蛋白饲料生产、富锶矿泉水开发,以及矿山生态修复、采煤塌陷区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固危废处理、固沟保塬等项目建设,打造无废城市,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2026 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130 亿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文 / 图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标签

红牛 二氧化碳 产业链 平凉 牛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