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以来,新股首发连连遇挫,今年一共上市 12 只新股,就有 6 只个股破发,占比达 50%;对于想通过打新股来发一笔横财的投资者来说,今年的行情可谓越发骨感。
今日新股上市的翱捷科技发行价 164.54 元,上市首日开盘价 130 元,跌幅 20.99%,上市开盘即破发,随后盘中继续下挫,最低至 105.88 元,最大跌幅 35.65%,截止收盘,翱捷科技收于 109 元,最终跌幅 33.75%,总市值 456 亿。
// 上市 12 只新股半数破发//
据 Wind 数据统计,2022 年截止 1 月 14 日已挂牌上市的 12 只新股,有 6 只出现了破发,其中国芯科技和天岳先进为上市首日盘中一度破发,但最终收红,涨幅分别为 11.29%、3.27%,中签打新者依旧可以全身而退;不过唯科科技、星辉环材、亚虹医药、翱捷科技这 4 只个股就没那么幸运了,截止收盘依旧破发未能翻红,跌幅分别为 6.07%、9.12%、23.41%、33.75%,中签打新者只能接受亏损现实。
从破发股基本情况来看,翱捷科技首发价 164.54 元,首发价过高,公司属于蜂窝通信行业,为高研发投入领域,2015 年成立以来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截止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未弥补亏损达 -30.49 亿元。
亚虹医药首发价 22.98 元,是亏损上市,作为创新药研发企业,无营业收入、无营业成本、无营业毛利,有高研发费用,实控人 PAN KE 是美国国籍;故虽首发价 22.98 元不高,但仍不被市场认可。
星辉环材首发价 55.57 元,发行市盈率 49.48,高于行业市盈率 44.79,但公司近 3 年营收、净利增长不及行业平均增长率;且星辉环材为典型的家族企业,在现金分红等资金管理问题上存在一定市场疑虑点;实控人有香港永久居留权,也是市场担忧点。
维科科技首发价 64.08 元,发行市盈率 58.79,远高于行业市盈率 27.87,公司实控人庄辉阳、王燕夫妇绝对控股并且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
国芯科技首发价 41.98 元,发行市盈率 418.95,远高于行业市盈率 60.99。
天岳先进首发价 82.79 元,2018 年 -2020 年持续亏损,2021 年已实现扭亏,不过截止 2021 年 6 月 30 日,公司仍有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1.1 亿元。
综合来看,今年以来破发的 6 只个股中,除了亚虹医药发行价 22.98 元之外,其余 5 只出现破发的个股,发行价均超 40 元;同时业绩持续亏损的个股上市破发风险较大;除此之外,发行市盈率超过 50 倍,或高于行业 PE 的个股,市场的认可度或会降低。
可见,新股上市首日破发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理性选择,上市公司除了会讲故事,更要有实打实的业绩傍身才会得到市场认可,市场已经逐渐不再会为 " 高价 " 买单。
上海证券观点认为,当前时点,部分机构已调整自身的报价策略,并越来越重视对新股发行基本面研究,IPO 定价真正向着市场化方向转变," 无脑 " 打新将逐步退出市场。
华鑫证券观点认为,对新股询价规则做出调整,改变了新股询价博弈规则,导致新股发行定价中枢抬高。复盘历史,发现流动性边际收紧往往会催化新股集中破发。同时微观视角上,部分新股未能反映基本面不利变化导致股价承压,预计未来分化将持续,吃大锅饭的时代已成过去,在差异化竞争时代,要求机构投资者对行业及个股基本面有更深入的理解、更精准的定价。
// 打新如何避坑?//
据 Wind 数据显示,目前已发行未上市的个股共有 14 只,其中已经确定上市日期的有 4 只,为佳缘科技、德石股份、兰州银行、沪江材料,分别在 1 月 17 日、18 日,也就是下周一和下周二首发上市。
从发行价角度来看,这 14 只个股有 4 只个股发行价超过了 40 元,为诚达药业、采纳股份、佳缘科技、百合股份,其发行价分别为 72.69 元、50.31 元、46.80 元、42.14 元。在以前的新股市场中,发行价高的新股往往上市后的单签盈利也高,是潜在肉签,但是在目前市场氛围下,发行价高可能反而使得二级市场潜在接盘者减少,加剧破发风险。
不过撇开估值看价格并不科学,从估值角度来看,在这 14 只排队上市的个股中,发行市盈率高于行业 PE 的有 8 只,占比 57.14%,分别为兰州银行、诚达药业、采纳股份、益客食品、佳缘科技、合富中国、晶科能源、奕东电子,其中兰州银行的发行市盈率超出行业 PE 达 277.56%,诚达药业的发行市盈率超出行业 PE 达 113.62%,采纳股份的发行市盈率超出行业 PE 达 98.70%;发行市盈率超过 50 的有 6 个,占比 42.86%,分别为采纳股份、诚达药业、佳缘科技、希荻微、晶科能源、奕东电子,其中采纳股份发行市盈率达 83.85 倍居首。
除了发行价和估值外,公司的业绩成长性也是市场判定 " 性价比 " 的重要指标。从业绩表现来看,在 14 只个股中,2021 年报预告出现净利润下滑的有 4 家公司,占比 28.57%,分别为益客食品、诚达药业、晶科能源、采纳股份,其 2021 年报预告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为 26.58%、15.04%、20.31%、20.47%。2020 年至 2021 年度连续两年出现业绩下滑的个股有 2 只,分别为益客食品和晶科能源,它们在 2020 年度净利润下滑幅度分别为 62.21% 和 25.35%,需谨慎对待。
中信证券表示,预计 2022 年 " 询价新规 " 的影响仍将持续,但新股破发现象不会像修订初期阶段那样集中;预计主板注册制改革有望成为打新收益的新增长点,但提升幅度不如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明显;综合来看,预计 2022 年打新收益将进一步下滑。
申万宏源研报称,若未来破发比例仍然较高,导致网上申购积极性明显下降,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形和可能的演化机制:弃购比例进一步上升,投行包销压力大幅增加,则引导投行理性定价;网上向网下回拨,网下中签率相对提升,但这也意味着网下亏损的力度提升,从而进一步约束网下投资者高报价行为、从而首发定价理性程度提高。理论上,两种机制将共同引导市场定价趋于合理均衡,倒逼网上投资者更关注新股综合质地、短中期投资价值。该机构认为,弃购是网上投资者理性参与申购的行为体现。网上申购收益也将持续分化,对于有更强研究能力的投资者而言,有望通过对企业的价值研究持续获得打新增厚收益。
Wind 用户在金融终端输入
GEL ( 全球企业库 )
网罗全球 2 亿企业和 2.7 亿高管
涵盖工商、经营、诉讼、知识产权等百项数据
特有企业全景、竞争情报及图谱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