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17
深晚报道丨“这里有51位最可爱的人!”吉华公卫中心10天抗疫记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自 1 月 7 日凌晨开始,吉华公卫人火速集结,以单位为家,全力以赴投身到一线工作中。流调人员、采样人员、消杀人员、密接转运人员、后勤保障人员、驿站人员,51 位全员在岗在线,24 小时连轴转。10 天以来,疫情应急、疫区防控措施督查、核酸采样点督查、大型商超防疫督查、2 家驿站工作有序开展,后勤保障充足到位,牢守疫情防控最前线。

前期流调越细致后期防控更牢固

流调人员是和病毒赛跑的人,越快就越能抢在病毒传播之前遏制,前期流调越细致,后面的防控才能更牢固。面对每一名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流调人员抽丝剥茧,询问其活动轨迹,再到其活动过的现场调取监控,综合消费记录,让活动轨迹形成闭环。

" 必须精确到密接者每一分钟都做了什么 !" 龙岗区吉华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 " 吉华公卫中心 ")流调人员郭思君说。从清晨到深夜,再从深夜到清晨,电话不停,争分夺秒。

采样、转运、消杀,有条不紊阻断传播链

和病毒赛跑还有一线的采样人员。他们接到流调人员派出的密接单,迅速出动,严谨严格穿戴防护服,开展对密接呼吸道标本核酸采样。

在采样完成后,转运员需要联系社区网格员和大巴转运司机转运密接人员," 把密接者送到酒店门口,我才能松一口气。" 两位转运员说。

消杀岗位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消杀机重达 30 斤,经常要背到 6 层、8 层楼,穿上防护服消杀五六小时工作更是常态,全身湿透已经是见怪不怪。" 我的工作任务就是对密接者活动的空间全方位无死角的消杀,这点汗水不算什么!" 吉华公卫中心消杀员吴永溪说。

吃好穿暖外出干,后勤保障做后盾

后勤保障部是全中心后勤物资的坚实后盾。为了让应急队伍快速拿到物资迅速行动,后勤人员将物资按码数分区,贴上码数标签,一个包裹为一份应急物资,拿了就走马上就能开干。

" 吩咐厨房,什么时候应急队员回来,都要吃上热乎的饭菜。" 吉华公卫中心书记张建英说。除了外出转运密接者,张建英还投身到后勤物资保障工作中,拉物资叠物资,准备应急人员的采样防护包,备好宵夜口粮。" 不管兵马动不动,粮草先行,让同事们以饱满状态投入一线抗疫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防控工作一样不落,谨筑防疫全线

吉华街道有几十个点核酸采样点,吉华公卫中心主任林凯平需要对每个点的工作流程、环境布局等工作进行巡查监督,如采样区是否有隔断、现场人员秩序管理、人员排队有无一米距、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等。林凯平说:" 只有严谨按流程操作,才能确保核酸采样安全有序开展。"

对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落实情况的监督也在同步进行,吉华公卫中心要求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发挥 " 哨点监测 " 功能。疫情防控,每一部门每项监督都不落下,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驿站高强度工作巾帼顶半边天

深圳 "0107" 疫情发生以来,驿站工作强度增大,通宵达旦接转运人员,紧盯消杀视频,吉华公卫中心的几位同事好几个晚上高强度熬夜。慢病部吴舒慧、办公室江雯马上带领得力干将奔赴驿站支援。" 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们!" 她们坚定地说。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吴家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