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治理的 " 最后一公里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 " 神经末梢 "。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如何提升辖区单位满意度和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顽瘴痼疾,确保群众难心事、关心事,件件有回音、事事得落实?
永登县探索形成了 11 个规范化的社区建设工作委员会,吹响基层治理 " 集结号 "。在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社区居民广泛参与中,持续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建设和治理机制,基层治理水平更加多元。
在永登县新城区社区,社区与县妇幼保健院邀请的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正在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百余名居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专业诊疗服务和健康教育,参加的居民赞不绝口。除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三甲医院专家来社区义诊 " 行动外,社区充分发挥 " 社工委 " 带头作用,依托 " 社工委 " 各位成员的职能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的 " 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 垃圾分类新时尚 "、" 反电诈活动网格全覆盖 " 等各类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治理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居民群众感受到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永登县迅速行动,发挥社工委聚合、爱卫委专业、公卫委保障、志愿委服务 " 四委融合 " 作用,全面实行 " 双报到 " 制度,构建起 " 党组织引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 " 运行机制。116 个单位、1014 名下沉党员力量积极响应,优化设置防控网格 35 个,实行 " 指挥长 + 网格长 " 联动机制,建立由 1 名县级包抓领导、1 名正科级指挥长、2 名社区网格员和若干名驻守干部、医务人员、公安民警、退役军人、人武民兵为基础的 "1+1+2+X" 网格服务模式,发挥着社工委的聚合带动作用。爱卫委在 211 个村(社区),常态化落实 " 健康教育、居家监测、村社防控、义诊服务 " 工作职能,引导居民群众增强健康理念、提升卫生素养。公卫委呼吁组织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全时保洁,纵深开展全域城乡融合环境综合整治,用文明健康的 " 小环境 " 筑牢常态化防控 " 大防线 "。志愿委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力量 3.8 万名,构筑群防群治防线,志愿者主动参与到爱心送餐、值班值守、环境消杀、秩序维护、物资搬运中,发挥了 " 人人参与、共同战疫 " 的典型作用。
县、乡镇、社区(村)建立 " 三级 " 联动,搭建起了社区治理新体系。以干部直管、经费直拨、服务直接、信息直通、群众直评 " 五直 " 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 " 网格发现、社区报告、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指挥长就位、合成指挥中心调度 " 的快速精准反应机制。建立 " 一周一活动、一月一例会、一季一主题、半年一演练 " 工作模式,扎实开展防疫应急处置、健康永登宣讲、" 无疫小区 " 创建、智慧社区创建、关爱服务扶助、健康社区创建、爱国卫生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应急处置演练 " 九大行动 ",完成了 16 个老旧小区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创建 " 无疫小区 "38 个。以 " 指挥、感知、预警、分析、处置、核检、管控、疫苗、服务、宣教 " 十大系统为支撑的常态化数字化疫情防控体系已完成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小兰帮办 " 永登模块已具雏形,下设的永登发布、城乡发展、便民利民、投诉建议四大模块,也将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永登吹响基层治理 " 集结号 ",坚持问计于民,不断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实现社区和成员单位双向资源最佳配位,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起,用 " 绣花 " 般的精细治理来传递社区治理的 " 民生温度 ",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葛强
特约记者 王立命 文 / 图
编辑丨周言文
责任编辑丨王璇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