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8 日,坪山区委书记杨军做客《民心桥》,与广大市民朋友回顾行政区成立五年来的精彩蝶变,畅谈 " 创新坪山 幸福之城 " 的美好图景。
人间烟火味,最动百姓心。1 月 18 日,坪山区委书记杨军做客深圳新闻广播《民心桥》节目直播间,围绕 " 建设创新坪山、打造幸福之城 " 主题,与广大市民共同回顾行政区成立五年来的精彩蝶变,解读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推广创新举措的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 民生诉求响应机制。
同时,重点介绍了区委近期提出的民生领域 " 五大工程 ",以及当前坪山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相关情况,并现场接听热线电话,解答市民关心的各类问题。
杨军指出,1 月 15 日晚,坪山区在第三轮全员核酸筛查中发现 1 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经复采和基因测序分析,确定是感染了奥密克戎病毒后,坪山区坚持以快制快、以准制快,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精干力量,精准开展流调溯源,全面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密切加强哨点监测,扎实做好跨境物品监管,严格加强社会面管控。
目前,全区没有新增病例出现、没有出现社会面传播风险,疫情局势处于可控状态。
杨军表示,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坪山抢抓机遇、后发快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城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
未来五年,坪山要把创新作为城区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构建全域全链的创新生态体系,持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为未来之城建设提供引领力、支撑力、源动力、硬实力。
这五年来坪山发生了哪些变化?
" 不少人觉得坪山偏、远,但是真正到了坪山以后,特别是通过这四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发现坪山与其他几个行政区相比,有着非常不同的特质。" 杨军在节目中分享了他去年 8 月 31 日正式到坪山报到以来的感受。
他表示,总的来看,当下的坪山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创新生态更加完善、产业基础更加雄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迎来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能在这样的关键时期来到坪山工作,他既深感荣幸,也深感重任在肩。
地区生产总值从 500 亿元增加到 900 亿元左右;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达 64 亿元,增长 26.9%,增速位居各区第一;规上工业企业从 351 家增加到 663 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超 2 千亿元;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破千亿;新增国高企业 421 家;全区高层次人才、博士人才分别增长 4.3 倍和 9 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 7.8%,市级以上创新平台 121 个,科技产业基金总规模达 50 亿元 …… 杨军用一组组数据,将坪山五年来在产业、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变化娓娓道来。
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民生福祉方面,五年来坪山同样交出了一张亮眼答卷。
杨军介绍,教育五年累计投入达到 157 亿元,小一、初一公办学位保障率连续三年全市领先;千人床位数和医生数分别是行政区成立时的 1.6 倍、2.4 倍;筹集建设公共住房 3.7 万套,供应 1.7 万套;坪山文化聚落成为深圳东部文化新地标,在全市率先实施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引进文化大家办文化;坪山河、龙岗河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市考 16 条主要一级支流水质全部达标,县域节水社会创建提前一年以全省最高分通过验收。
杨军表示,建设创新坪山、打造幸福之城,题中应有之义就是要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个个都解决好,让市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
民生诉求响应机制背后有哪些故事?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顺则和谐生,民心安则社会治。" 杨军说,坪山创新探索的 "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 民生诉求响应机制,缘起就是为了解决群众投诉端口多、部门之间推诿的问题。
杨军介绍,在这套机制建立前,坪山区有 151 个诉求受理渠道。通过关停、迁移、合并等方式,陆续将 151 个民生诉求受理渠道整合为 " 一热线、一公众号、一信箱 " 三个主渠道,并结合市民使用习惯,确立了以微信端 "@坪山 " 作为政务服务的 " 总客服 ",实现了群众诉求的集中受理。
解决了群众诉求受理渠道之后,坪山又发现对一些群众反映的诉求,由于政府内部权责不清,一个问题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转,群众找不到说法。
为此,坪山在政府内部作了一个权责梳理,把各部门、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事件进行细分,编制形成了 19 大类 1666 小类的《" 一网统管 " 职责清单》,把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全部纳入 " 一网统管 ",实行 " 集中受理 + 大数据推送 + 呼叫部门响应 " 工作机制,大大提高了民生诉求事件的处置效率。
这套机制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群众诉求超过 21.3 万宗,总办结率 99.8%,其中近一半诉求 1 个工作日办结,平均处置时长 3.5 个工作日,最快处置仅用时 5 分钟。
" 坪山民生诉求响应机制有三个显著优势。" 杨军表示,一是迅速,通过字段识别、大数据分析,直接把诉求推送相关部门,省略了传统模式的人工分拨,处置时长大大缩短。二是精准,问题归谁管一目了然,避免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三是便捷,整个处置程序就像寄快递一样,谁接收、谁处理、处理进度,处理结果,都可视化,而且处理完之后群众可以评价打分,不满意还可以要求再反馈。
民生领域坪山下一步有什么硬招实招?
" 坪山作为原关外地区,底子薄、基础差,加之建区时间又比较短,在民生领域的欠账还比较多。" 杨军说,坪山必须下更大功夫、采取超常规举措补短板、锻长板。
今后五年,坪山将坚持把财政支出的七成投向民生领域,加快推动民生保障从 " 有没有 " 向 " 好不好 " 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实施好 " 五大工程 "。
一是实施医疗提质工程。" 十四五 " 期间,力争推动创建 2-3 所三甲综合医院,引进 5-8 个高层次医学专家团队,做大做强中医、骨伤、口腔、精神、神经等专科品牌。依托香港名医诊疗中心、全新机制医学科学院,推动坪山成为专科品牌优势突出、综合医学能力领先的 " 未来健康之城 "。
二是实施教育强区工程。力争在 " 十四五 " 期间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 5.29 万个以上,引进培养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格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教师,打造一批办学水平走在全市前列的现代化创新型品牌学校,实现每个社区都拥有 1-2 所名牌公办园,每个街道都有 1 所名牌公办校。
三是实施文化铸牌工程。未来五年,将高标准建设运营深圳自然博物馆、坪山体育聚落、坪山文化聚落、东江纵队纪念馆,打造大湾区标志性文化体育新设施。继续擦亮 " 书话坪山 "" 大家书房 "、大万世居特色文化街区等文化品牌,提升坪山国际影视文化城、雕塑艺术创意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影响力、软实力。
四是实施城市更新工程。创新完善城市更新的统筹开发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速推进 "1+7+N" 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加快华侨城综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坪山大道核心商圈和坪山老城高品质居住区基本建成,燕子湖成为深圳城市新客厅,推动新规划工业片区全部配建邻里中心,推动城市形象蝶变、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品质跃升。
五是实施交通织网工程。协调推进深汕高铁、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加快建设,建成地铁 14、16 号线,力争 19、21 号线纳入深圳轨道五期建设,开通运营云巴 1 号线一期,推动二期建设,实现强轴加密、轨网完善;推进东部过境通道、深汕第二高速和深汕西高速改扩建,构建 " 三横四纵 " 的高快速路网、" 五横十纵 " 的主干路网骨架。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在节目中,针对市民反映的医疗卫生、教育学位、交通出行、物业小区电梯管理、城中村 " 瓶改管 "、房地产监管等民生热点问题,杨军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一作了回应。
据市民反映,坪山区马峦街道沙坣社区龙兴居民小组停车位不足,导致占道停车严重,造成交通拥堵,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当天下午,杨军带队赶赴现场调研,现场了解核实市民反映情况,并协调责任部门跟进处理。
来源:坪山发布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