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21 年,皋兰山下,两军对垒。
铁甲如林,不动如山,大风卷起战旗猎猎作响。敌军的战阵被乌云笼罩,恐慌在蔓延。
霍去病知道,进攻的时刻到了。铁骑如野火般徐徐向前,踏过草原,踏过乱石,踏过敌营,踏过关隘,扬鞭奋蹄,贯通河西走廊,饮马祁连。
大汉帝国首次掌握了象征着强盛的河西走廊这个 " 玉如意 ",实现了河西四郡巩固统治。为了彰显武功军威而设置的武威郡,更是连接西域、连接欧亚的交通要冲," 丝绸之路 " 横贯东西,途经这里,使其成为 "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 " 的军事要地和商埠重镇。
" 天马 " 行空的塞上 " 明珠 "
优越的地理位置曾一度让武威成为中国西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历经 2000 多年,这座既有足够历史长度,又有足够文化厚度的城市,在承东启西延祚中华文脉、东进西延开启隋唐文明、继往开来繁荣近现代文明的历史长河里,宛如一颗塞上明珠,熠熠生辉。
——具有浓郁武威地域文化特色的天马文化、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等,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篇章。
—— " 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 中国第三大孔庙 "" 中国石窟鼻祖 "" 西藏正式回归中国行政版图历史见证地 " 等不朽图腾风采依旧。
——跃动着古典韵美的西凉乐舞,歌颂着古往今来忠孝贤良的凉州贤孝,传承着豪迈雄风的攻鼓子等人文瑰宝也在世人的瞩目中悠久流传。
——全省最大的文旅 PPP 项目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建设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即将建成。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凉州讲坛,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方面的重要成果。
找回 " 沙州城 ",找回 " 新家园 "
武威,从历史中走来,正向创造历史中走去。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武威市黄花滩戈壁深处是一片绿洲,那里水草丰茂,林木葱茏,四季如春,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商旅驼队在这里修整后,踏上漫漫旅途。商贸繁荣、土地肥沃,当地人在绿洲上兴建起了 " 沙州城 "。
白驹过隙," 沙州城 " 无法承载日益增加的人口重负,被黄沙掩埋,成了传说,在人们口中流传。
十几年前,有人说看到过 " 沙州城 ",但遗憾的是,那只是海市蜃楼。
如今,行走在黄花滩,沃土连绵,绿意盎然,昔日荒芜的戈壁滩再现生机。武威人把 " 沙州城 " 找回来了。
其实 " 沙洲城 " 不仅是一座城市,而且是武威人对青山绿水美丽家园的追求。
武威位于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边缘,处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这里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全国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生态兴则文明兴。" 十三五 " 期间,武威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完成治沙 164.4 万亩、人工造林 230 万亩,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实现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建设同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赢的创新发展之路。
让老百姓 " 天天都是好日子 "" 一年更比一年强 ",这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五年来,武威锚定沿山沿川沿沙 " 三大特色产业带 " 建设和牛羊猪禽果菜菌草 "8+N" 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不断夯实,实现了产业 " 从无到有 "" 从有到优 " 的转变,农业增加值达到 164.6 亿元,稳居全省第一位。特别是 2019 年以来,武威乘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东风,两家蔬菜生产基地成功入围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生产基地,以优质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向来以挑剔食材闻名的粤港澳市场。
解锁 " 新武威 ",书写 " 新答卷 "
如今,武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坚毅的步伐,完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和 " 一带一路 ",建设产业更优、发展强劲的新武威;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的新武威;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文化繁荣、社会文明的新武威;加快形成城乡互促发展的格局,建设城乡融合、美丽宜居的新武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治理高效、平安和谐的新武威;促进共同富裕,建设人民幸福、共同富裕的新武威。
拓宽发展新空间、厚植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新优势,武威正在奋力书写新时代 " 赶考 " 路上的新答卷。
(作者为甘肃省政协住香港委员 , 文中采用了有关官方和个人的资料,在此鸣谢)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来源丨甘肃政协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