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1 日,深圳卫健委通报 4 例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其中 3 例居住在罗湖区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当天,罗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在清水河街道划定封控区和管控区,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瞬间按下 " 暂停键 ",清水河街道办事处全体人员奔赴抗疫一线,罗湖医院集团第一时间组织医疗组到位,区职能部门、友邻街道、区属国企、教育局下属学校共 16 个单位紧急下沉工作人员支援,社区、物业等人力物力集中整合,清水河的战疫十二时辰正式上演 ……
据了解,自罗湖区在清水河街道划定封控区和管控区后,立即组织疫情防控专班,成立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大数据排查和流调溯源组、核酸检测组、围合管理组、封控区管理组、管控区管理组、医疗疾控组、物资与生活保障组、转运组、社会面管控组、环卫消杀组、应急检测组、爱心配送组、草埔西疫情防控服务热线组等 14 个工作组,全天候都有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待命,为区域内的群众提供最及时、细致的服务,为市民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无人机起飞、采样组上场 天亮时分有人刚刚休息
早上 8 点,封控区与管控区内的值班医护人员结束了 12 个小时的夜班值守后,将工作交接给前来接班的同事。此时,一辆专车驶来,将封控区内的医护人员载往隔离酒店。在封控区结束围合式管理前,封控区的防疫工作人员只能每天两班倒,在隔离酒店与封控区间两点一线地奔波。
同一时间,鹤围村外,罗湖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开始忙碌起来,13 个采样组的小组成员与多个职能部门的下沉工作人员在此集合,他们换上防护服,分配医疗物资、完成消杀,5 — 8 人为一小组朝着管控区内的 13 个核酸采样点出发。500 余人的采样队伍每天都要完成 2.3 万人的核酸采样。
" 各位居民朋友,大家好,核酸检测期间,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检测,谢谢大家 ……" 随着采样组的工作人员走进管控区,两台无人机徐徐升起,在区域上空盘旋,一声声通知居民下楼做核酸采样的广播声响彻 449 栋楼栋。
据介绍,这两台无人机是由罗湖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派专人来操控的,无人机上装载着喇叭和摄像头。" 从上午 9 点飞到下午 7 点,轮到哪栋楼采样,就飞到哪栋楼前开广播。" 罗湖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无人机管控组的李警官向深晚记者介绍道," 效果很好的,管控头两天靠工作人员上门一家一家喊,采样采通宵都采不完。现在无人机一飞,降低风险、提升效率,每天的采样任务都能按时完成了。"
李警官介绍,无人机除了起到通知作用,还能起到巡逻的效果,兼顾着居民管理的功能。
核酸采样进行时 是流动点长的 " 接力赛 " 开跑时
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区管控区的范围东起广深铁路、南至清水河环仓北路、西至红岗北路、北至布吉粤宝路,占地约 0.65 平方公里,形似一个底边凹陷的大三角形。
章輋村村口位于这个三角形的顶端,设置有缓冲区、一脱间、二脱间、清洁区的消毒区域,是防疫工作人员进出封控管控区必经的出入口。但此处距离最远的清水河村采样点足有 1 公里的路程,对每日都要进出为居民采样、运送样本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而言,身穿防护服、抬着数十公斤重的医疗物资前行,不仅考验体力,更耗费时间。
" 我们不怕吃苦,不怕出力,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路程上了,还怎么开展工作?" 罗湖医院集团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全科部负责人、疫情防控清水河现场指挥部黄永平在每日例行的防控工作会议上说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清水河街道从多方协调安排了十余辆电瓶车供防疫工作人员使用,节省他们的体力;另一方面,在管控区内设立一个中转站,完成部分采样的小组可将样本先运输到中转站内,由中转站的流动站长统一运输出去,节省工作人员在点位间往返的时间。
中转站存储了核酸采样用品、应急药物、急救箱等医疗物资,设立了 3 名流动点长驻守,其中 1 人负责调配物资,2 人负责派送,他们每日穿行在各核酸采样点位间收取样本、配送样本试剂,如有居民提出医疗诉求,他们还将化身上门问诊的全科医生 …… 一场以封控管控区为赛道的接力赛,就这样拉开帷幕。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 文 深圳晚报记者 张焱焱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