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20
深晚专访丨亚洲图书奖得主张笑宇:读深一点的书,交脑洞不一样的朋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张笑宇像个空降兵一样,以他新鲜、不同的写作,突然间吸引了一大批读者。2021 年 10 月,他的《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与未来》荣获亚洲图书奖,他是该奖设立以来最年轻的得主。2021 年 11 月,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上,他的 " 让阅读的灵魂打开科技新视界 " 主题演讲火遍全城,让人们一下记住了这个把知识讲得充满理性与趣味的新面孔。

张笑宇从事的是政治学研究,生于 1987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攻读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但张笑宇自称是一个 " 深圳人 ", 2016 年从德国留学归来,他就来到了深圳," 务实,不谈虚的,人与人之间极其简单 ",是他选择留在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最重要原因。记者的专访从总结 2021 和展望 2022 开始,试图了解一位青年学者如何描述自己的过去与未来。

庆幸认识 " 脑子跟别人长得不一样 " 的朋友

与张笑宇聊天,记者惊叹于他怎么读过那么多书,消化掉那么多硬核学问,而且把古往今来的故事都讲得充满逻辑与细节。就像他创作的 " 文明三部曲 " ,执着且自信地给读者带来新角度。《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中,张笑宇写道 " 技术如同一道地平线,每增高一分,人类文明的图景就被改变一分 "; 《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中,张笑宇提出 " 金钱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 ,经他重新组装与解释,对世界的认知似乎都变得不一样。

" 我已经走出高校,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思考成果,表达更大众一些,不那么学术。" 张笑宇如此解释创作 " 文明三部曲 " 的初衷。

▲张笑宇在 2021 年深圳读书月启动仪式上演讲

总结 2021,张笑宇并没有先提及两本书的获奖(除亚洲图书奖外,《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还荣获 2021 深圳读书月 " 年度十大好书 ";《商贸与文明:现代世界的诞生》荣获刀锋图书奖),他觉得最值得说一说的是 " 认识了一批脑子跟别人长得不一样的人 "。

" 受疫情影响,大家交往没有那么便捷,倒逼我用线上的方式认识朋友。2021 年,我结识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朋友,交往主要是学术、洞察、思考角度方面。两位朋友都很有建树,办了不少大事,他们的知识结构、对世界的看法,给我很大启发。" 张笑宇表示," 书得奖是对我成长的认可,但我的成长得益于认识的朋友,我很庆幸认识了一批脑子跟别人长得不一样的人。"

2022 年将出版 " 文明三部曲 " 第三部

对于张笑宇来说,写作并不难,最大的困难是 " 怎么创造你的思考视角 "。他写作比较快,最快一天可以写出一万字,《技术与文明:我们的时代和未来》他用一年的时间就写完了。而思考视角的创造,却来源于他多年的求学和研究经历。他说,自己研究政治思想史,对专业研究得越深,就越惶恐,越受制于专业领域的传统视角所限。" 我这个人比较笨,也不会装。仔细还原一些大家所处的年代,会发现他所把握的东西是很小的一部分。你从他的视角看那个时代,其实只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百分之一,但后人常常把这当成百分之百。我知道,真实世界不是那样的,我会想,他看不到的东西是什么。"

于是,张笑宇的脑袋里经常会创造不同的 " 人 ",彼此争论打架,他在自己的思想里创造了更阔大的空间,并来回穿越,于是便有了创造新视角的自由。" 我的写作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基于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寻找支持新视角的线索,并做到言之有据。"

▲张笑宇著,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3 月出版

▲张笑宇著,一頁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 10 月出版

展望 2022 年,张笑宇表示,最期待的就是 " 文明三部曲 " 第三部《产业与文明:事关人类物种命运的博弈》(暂名)将会出版。他计划在 2022 年上半年写完,目前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 近二百年来改变我们世界的最重大力量是什么?它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我们将怎样在文明的逻辑与这些力量自身的逻辑之间寻求平衡点,令世界得以相对向着更 " 善 " 的方向演进下去?我希望在第三部书中给出一些更为现实的、更能导向可行方案的分析方向。"

永远不要忘记脚踏实地的做事

张笑宇说,他读书很快,一年可以读 1000 多本书和论文,其中论文占一半以上。" 我读书没有特别明确的偏好,全靠朋友推荐,尤其是脑子长得不太一样的朋友。"

谈及印象最深的两本书,一本是《为什么》(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2021 年 5 月刚出版的新书,国内很快将推出中译本。书作者朱迪亚 · 珀尔(Judea Pearl)是一位以色列裔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曾获得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项图灵奖。《为什么》讲述了珀尔本人在因果关系研究领域的经验与心得。

另一本是《万物的黎明 : 人类新历史》(The Dawn of Everything: A New History of Humanity),作者大卫 · 格雷伯(David Graeber)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教授,书中,他那持久的、孜孜不倦的好奇心闪耀着光芒。

对于阅读建议,张笑宇提出了三点。一是读书要有品位,而阅读品位应该从初中开始培养,可以读 " 深一点儿、大一点儿 " 的书。他初中印象最深刻的书是《鲁迅全集》。第二就是接受必要的专业思维训练。" 虽然我批判了很多专业学界的东西,但专业思维训练是必需品,只是不能止步于它。最直接的方法是找到这个专业的 101 导论来读,它会告诉你这个专业在研究什么,有哪些书是必读的,有哪些研究方法。"

最后一个建议就是做事,一定不能纯读书,而要有做事的经验,更要向做过大事的朋友请教。创业、写书、做项目都是做事,哪怕选择好好谈一场恋爱也是做事。任何新的、好的思考,都来自于脚踏实地的做事和生活。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相关标签

北京大学 深圳 德国 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