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2021 年,甘肃传来好消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0243 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1001.8 亿元。
这是甘肃省两大重要经济指标首次历史性突破 " 万亿 "" 千亿 ",也是 " 十四五 " 开局之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长期在全国垫底的西北人口大省甘肃克服疫情等影响,交出的第一份发展答卷。
(2021 年 12 月 26 日,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首发列车准备驶离肃州车站)
甘肃省人大代表范鹏表示,这是甘肃历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新时代甘肃发展的 " 成人礼 ",对国家经济协调发展、共享文明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但长期以来,尽管工业底蕴深、存量大,清洁能源富集,干部群众发展愿望强烈,但发展资源迟迟未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掣肘了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甘肃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全面狠抓 " 发展 " 二字,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定位更为清晰," 国家有需要,甘肃有优势;市场潜力大,甘肃有条件;国民经济离不开,甘肃有基础;发展空间广,甘肃有要素 " 这一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
围绕 " 双碳 " 目标,2021 年," 风光大省 " 甘肃新能源产业迎来 " 风光无限 "。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成,在河西走廊打造出 " 陆上三峡 "。华能甘肃陇东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在甘肃庆阳启动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 1000 亿元,规划建设 800 万千瓦风光新能源示范项目和 200 万千瓦调峰发电机组,成为甘肃新能源开发建设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在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甘肃庆阳,2021 年底,位于当地的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及其矿权流转合作开发区,累计生产原油 969.72 万吨、天然气 3.8 亿立方米,油气当量首次突破 1000 万吨大关。这标志着我国新增一个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
同时,已经谋篇布局多年的先进制造、清洁生产、节能环保、文化旅游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作为甘肃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已经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这是 2021 年 12 月 8 日拍摄的甘肃玉门鑫能 50 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兰州,甘肃省首个智慧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应用示范基地已建设启用,吸引了国内多家自动驾驶动态体验车生产厂商参与车辆测试体验;天水,甘肃省首批省级智能工厂华天科技已具备年封装 400 亿块集成电路和 200 亿块集成电路测试能力,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基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吸引各方游客纷至沓来 ……
2021 年,甘肃省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 27%,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42 户,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 60.9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 18.8%、38.2% 和 15.8%,甘肃通过配套政策、规划体系、金融支持等,加快培育完善高、精、尖产业。
"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们还能‘逆势生长’,真是意外之喜。" 甘肃泰和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忠认为,这次甘肃进入 " 万亿俱乐部 ",让他倍感鼓舞。
张建忠亲历了当地营商环境的逐步改善," 整个营商环境越来越规范、公平,民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愈发得到认可,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张建忠深刻明白到,这 " 意外之喜 " 其实在意料之中。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发展措施,甘肃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2021 年,甘肃为中小微企业清收欠款 1.53 亿元,新增减税降费 105 亿元,民间投资增长 16.1%,新设市场主体 30.89 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到 203.27 万户。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王晓芳认为,甘肃之所以能取得里程碑式的成就,是把准了影响甘肃经济增长的 " 主动脉 "。
发展的甘肃,开始放眼国际。甘肃 2021 年开行中欧班列—兰州—莫斯科、武威—第比利斯新线路,发运国际货运班列 498 列 1.71 万车,新建 " 海外仓 "6 个,全年进出口总值 490.9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4%。
提速追赶、加速发展的架势已经拉开。2022 年,甘肃省政府工作将重点着力于产业升级、释放内需、城乡发展、生态保护、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民生福祉、安全稳定等 8 个方面," 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现实图景 "。
新华网记者 任卫东 宋常青 崔翰超 / 文
陈斌 范培珅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来源丨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