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20
深晚报道|坂田战疫“一盘棋”,有力而温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7 日以来,龙岗区坂田街道划定两个疫情封控区、两个管控区,600 多人逆行冲锋最前线,全力保障封控、管控居民的正常生活。与此同时,在战疫前线的后方,各方力量共同构筑起了坚实后盾。

近日,记者走进了坂田辖区的网格员办公场所、核酸采样点以及沿街店铺,感受坂田战疫 " 一盘棋 " 的后方力量。所到之处,每个人皆以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传递温暖。前线和后方齐心凝聚起强大的抗疫合力,也孕育着春的希望。

男人上前线了

" 娘子军 " 守好战疫后方

眼睛还挂着泪的黄东燕,下一秒就擦着眼泪跑了起来,只留下一个背影,随后传来一句急促的道别语—— " 拜拜我要去干活啦 !" 再下一分钟,她已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打起电话,表情专注,一副战斗力十足的样子。

黄东燕是坂田街道万科城社区的一名女网格员,也是一名年轻妈妈。和黄东燕的见面,是在 1 月 16 日晚上 8 时许。黄东燕太忙了,记者只能 " 逮 " 着她聊上几分钟。

16 日这天是周末,但万科城社区网格组办公室仍是一片灯火通明。" 您最近到过哪里,身体是否有不适 ?"" 这边没有录到您采样信息,我问一下 ……" 放眼望去,都是清一色的 " 娘子军 ",她们正忙着打电话核查防疫信息。▲灯火通明的网格组办公室

记者往办公室左边走廊走去,发现一间间功能室已变成了宿舍,有空地的地方都放满了折叠床。原来,自 1 月 7 日起,这里的灯每晚都亮着,电话 24 小时 " 待命 ",8 名女网格员再也没回过家,晚上轮流在折叠床上休息。用她们的话说," 男人上前线了,我们要守好后方力量。"

▲ " 娘子军 " 以社区为家,守好战疫后方

1 月 7 日,龙岗区划定坂田街道隆平路、冲之大道、坂雪岗大道、贝尔路围合为疫情管控区,该区域正是位于万科城社区。该社区工作站的男性工作人员大多调配到了管控区,在管控区外的大量防疫工作中,女性工作人员成为了主力。

以黄东燕为代表的女网格员,则变身 " 电话专员 "" 快递员 "" 生活卫生员 "。" 主要负责重点人员的信息核查,单是 7 日一天,加外援力量就打出了大概 8000 个电话。另外核查后居民需要遵守什么政策,也会上门进行对应的实施和服务。" 万科城社区网格站副站长黄坤生向记者介绍。

黄坤生忍不住为站里的 " 娘子军 " 点赞," 从不喊苦、不喊累,顽强地守好了大后方。" 8 名女网格员当中,有 7 名是当妈妈的。其中,黄东燕刚休产假回来不久,女儿小草莓 ( 小名 ) 8 个月大。" 一开始视频还会伸手要抱抱,太多天没见,视频都没反应,感觉已经不认识我了。" 谈及女儿,黄东燕表示还是挺想家的,眼眶也红了。但采访一结束,她就变成了女汉子,奔跑着战斗起来。

全员动了起来

外籍居民也来喊话采核酸

在全民抗疫战中,核酸采样是重要一环。来到万科城社区核酸采样点的入口处,一个用 9 种语言喊话居民采核酸的小喇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除了普通话、粤语、客家话、潮汕话版本外,小喇叭还播放着英语、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版本,入耳又走心。其中,部分外语版本正是由居住在万科城社区的外籍居民所录制。

▲万科城社区核酸采样点

录制日语版本的三浦喜进来自日本,在万科城社区定居 5 年了,经营一家美发工作室。三浦喜进向记者表示," 作为社区一分子,很开心自己的声音录入小喇叭当中,为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近日,三浦喜进的店员还在其鼓励下,来到该采样点当起了志愿者。

记者了解到,万科城作为 " 国际化社区 ", 居住着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居民近 90 名。该社区特别建立了一个外籍居民服务群,并安排了专业的外语服务专员。在该服务群可看到,服务专员李嘉慧近来基本每天都会发些相关防疫信息,或提醒下采样时间,不少外籍居民连连发 "Good job" 点赞。

外籍居民的主动融入和参与,让李嘉慧颇为感触," 真的很暖心,越来越多的人还有外国朋友,都和我们一起抗疫,大家团结一致,疫情一定会过去的。"

三浦喜进也发朋友圈感慨道 :" 深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们会坚持,没有一直下的雨。"

▲大量志愿者到核酸采样点参与服务

在万科城社区党委副书记万莉看来,当前社区全员一起参与抗疫、守护社区家园的场景,和社区口号是刚好吻合的。" 我们的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老年人协会等等,每天 6 班、每班 60 人来帮忙,幼儿园老师也是每天几十个人全面参与到抗疫工作中。" 万莉表示,万科城社区口号是 " 融和万科城、宜居幸福家 ",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社区融和共建,全员都动了起来。

双向传递温暖

她为抗疫人员包饺子,房东为她家人减房租

离开了核酸采样点,人没有那么多了,但流淌的暖意并没有减少。不少在采样点附近的沿街店铺,化身 " 抗疫能量补给站 ",端出一碗碗热汤、一盘盘饺子送给抗疫人员,以另一种方式厚实了战疫后方力量。

▲爱心小店免费为抗疫人员提供水

与此同时,不少热心举动也引发了更多暖心故事,让温暖在这座城市之中传递起来。记者走进了岗头社区新围仔的小广场边上一家东北特色烧烤店,便邂逅了一个双向传递温暖的故事。

这家烧烤店就在新围仔采样点边上不远,由东北阿姨王春荣与儿子王树文经营。店铺面积不大,只有几张桌子,一进门就能看到厨房。来访当天,王春荣用 " 受宠若惊 " 来形容这一天的经历。当天早上,儿子王树文所租房子的房东告诉他,给他免一个月租金。中午,店内的收款账号又收到了陌生人转来的 2000 元。

王春荣一家为何接二连三收到 " 惊喜 " 轰炸?这一切还得从前些天说起。因疫情管控,其店里最近不能堂食。尽管如此,王春荣仍然坚持每天 7 点多就开店,搬出桌椅,烧好热茶,给抗疫工作人员提供便利。

▲王春荣为抗疫人员做东北大花卷

从 1 月 7 日开始,王春荣和儿子就开始主动在中午和晚上给抗疫工作人员做饭吃。每天的花样都不一样,有时候包饺子,有时候熬鸡汤。来访当天中午,他们给工作人员做的是花卷。" 东北大花卷,嘎嘎好吃!" 王春荣说。

陈建威是新围仔核酸采样义工队的领队,也是王树文租住房子的房东。在疫情之前,陈建威其实就带着家人回到了梅州老家,准备过年。1 月 8 日,他又特地赶回深圳。" 因为出现了疫情,我在这里打拼居住了那么多年,也想为深圳出一份力。" 陈建威说。

这些天,对于王春荣一家的爱心行为,陈建威都看在了眼里 ," 他们很让人敬佩。我就想着,作为王先生的房东,我也出一份力 , 把他这个月的房租免了。"

记者注意到,王春荣的小店里贴有一纸 " 转让信息 "。王春荣坦言,本来打算把店转出去就跟儿子回到老家大庆。但现在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座城市充满了爱,我们不走了,留下来!" 她还乐呵呵地对记者说,等过年了,有机会还给大家包饺子吃 !

深圳晚报记者 李其聪

相关标签

贝尔 万科 快递员 草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