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1-20
广东8年建成2800余个社区体育公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新快报讯 近年来,广东各地充分利用尚未利用的城镇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及城镇建构筑物立体空间等,建成一批具有体育锻炼和文化休闲功能的社区体育公园。记者从广东省住建厅获悉,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至 2021 年,全省建成社区体育公园 2800 余个,有力改善了居住社区人居环境,提升了城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

据悉,广东落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城市社区多功能公共运动场配置要求》(GB/T34419),将社区体育公园按建设规模划分为大、中、小 3 个类别 6 个类型,逐个类型规范建设面积、设施标准、设计布局、标志指引等。深圳、珠海、佛山、肇庆等市出台社区体育公园的地方建设与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标准要求,探索形成各具特色的建设模式。2021 年,广州、深圳、珠海、韶关等 4 市共 5 个社区体育公园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居住社区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示范案例集》。

2018 年以来,省财政先后安排 15812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粤东西北地市和珠三角欠发达地区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加强专项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规范支出,截至 2021 年底,省财政资金支持的社区体育公园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297 个。各地市将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纳入专项支持事项,想方设法筹集建设资金。深圳市每年安排近 5000 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建设,近 5 年来已建成 40 个高品质社区体育公园。佛山市将建设任务分配到各区,近 3 年两级政府财政安排近 2 亿元专项资金,建成社区体育公园 65 个。梅州市积极发挥侨乡优势,争取旅外华侨支持,近年来先后筹集 3000 余万元资金,建成社区体育公园 23 个。

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有效提高了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改善了社区人居环境,方便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实现了多方共赢。大部分社区体育公园配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配置了乒乓球台、健身架等设施,还有的因地制宜建设了足球场,较好地满足居民全龄化就近就便开展体育健身需求,"15 分钟生活圈 " 品质不断提升。不仅如此,社区体育公园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交流、娱乐等多元化场所,为社区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供有效支持,为社区居民搭建了交流平台,增进了干群、邻里关系,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向心力,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其中,深圳市在污水处理厂上方建设以足球为主题的福田海滨社区体育公园,涵盖标准(非标准)足球场、市民休闲广场、足球文化交流厅、配套公共设施及便民服务设施等,在全国首创,创新了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模式;阳江市深入挖掘社区闲置插花地,2021 年利用省级专项资金带动撬动,建成并免费开放 10 个社区体育公园,形成社区体育公园集群,规模效益突显,受到人民群众广泛欢迎。根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年开展的社区体育公园绩效评价情况反映,社区居民对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满意度达到 100%。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岳建轩

相关标签

体育 广东 专项资金 深圳 珠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