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2-01-21
财经猎豹 | 入主亿通科技一年,华米黄汪收获几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在美上市的小米手环制造商华米科技,整个 2021 年股价暴跌 57.38%。而其创始人在 2021 年初入主的 A 股上市公司亿通科技,却一年大涨 94%。亿通科技最新发布业绩预告,2021 年预计实现盈利最多至 2950 万元,同比增长 2.2 倍。相比当初 9.6 亿元入股的代价,时隔一年,黄汪如今的持股市值,相当于赚了一个 " 小目标 "。不过,这还远难弥补其在美股市场的损失。来自小米的收入下滑,如今已经对华米业绩造成拖累,但如何摆脱小米,对黄汪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

黄汪入主一年,亿通业绩增两倍

主营广电网络设备的江苏常熟上市公司亿通科技,2011 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连续多年业绩不佳后,亿通科技 2019 年曾打算收购杭州华网信息,切入教育信息化业务。这次重组历时一年多,最终仍告失败。

2021 年 1 月 6 日,公司公告,原实控人王振洪将持有的上市公司 29.99% 股份,以 9.6 亿元总价转让给安徽顺源。股份转让完成交割后,安徽顺源成为亿通科技的控股股东,黄汪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黄汪正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华米科技的创始人。彼时这桩收购,被不少人看作是黄汪企图 A 股买壳,华米回 A 上市的重要一步。在不久后的业绩说明会上,多位股东直接询问公司何时更名。

不过,股民冀望的 " 华米借壳 " 却迟迟没有到来,黄汪方面对此也三缄其口。尽管如此,黄汪的入主,还是给公司业绩带来了转机。亿通科技 1 月 20 日晚间公布业绩预告,预计 2021 年度实现盈利 2700 万元至 2950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92.5% 至 219.5%。扣非后业绩增幅更是达到 390.82% 至 439.74%。

△华米科技营业收入构成 记者制图 数据来源:同花顺 ifind

公司表示,报告期内新设全资子公司合肥鲸鱼微电子 PPG 生物传感器模组业务实现营收,实现销售量约 1100 万颗左右;同时公司持续加强原有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设备业务及智能化监控工程业务的市场拓展,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同比大幅增长。

PPG 生物传感器是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部件,心率、血氧的监测均有赖于此。这项业务正是黄汪入主后带给亿通科技的。

2021 年 3 月,黄汪收购股权完成交割后仅一个月,亿通科技就向子公司鲸鱼科技增资,注册资本由 50 万元增加至 5000 万元,不久后更名鲸鱼微电子。

到了当年 5 月,鲸鱼微电子就与安徽华米签订《采购框架协议》,由鲸鱼微电子向安徽华米销售心率传感器模组,合同金额预计不超过人民币 2700 万元。7 月,安徽华米又将与黄山系列智能穿戴芯片,zepp os 智能穿戴操作系统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产权授权鲸鱼微电子使用。

目前来看,华米虽然未将智能手环的业务直接注入亿通科技,但鲸鱼微电子已经成为其自研芯片的重要生产平台。

亿通翻倍,华米 " 腰斩 "

整个 2021 年,亿通科技股价大涨约 94%,接近翻倍。不过,黄汪的收益其实也很有限。亿通科技股价从 2021 年 7 月 15.69 元的高点回落,最新收盘价为 11.88 元,黄汪的持股市值约为 10.78 亿元,相较当初入股的 9.6 亿元,赚了一个 " 小目标 "。

但来自亿通科技的收益,还无法弥补其在华米科技美股的损失。2021 年提出收购时,华米科技股价在 13 美元左右,总市值在 8.3 亿美元左右。时隔一年,华米科技最新收盘价只有 5.16 美元,市值只剩 3.25 亿美元。黄汪持有华米科技 32.52% 的股份,持股市值大约下降了 1.6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0 亿元。

成立于 2013 年的华米科技,原名 " 智器 ",原本生产安卓系统平板电脑,但一度处境艰难,黄汪甚至抵押了自己在合肥的房子来给员工发工资。后来公司转攻智能手表等穿戴设备,受到当时搜狗 CEO 王小川的高度评价。收购亿通科技后,黄汪还提名王小川担任亿通科技独立董事。

但黄汪事业的最大贵人,还是后来的雷军。双方合作推出 79 元的小米手环,迅速以超低价格占领了不小的市场份额。2018 年 2 月 8 日,华米科技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小米生态链公司中首家上市企业。

上市后的两年,华米科技业绩表现出色。2018 年、2019 年分别实现净利润 3.4 亿元和 5.7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02.79% 和 69.15%。但到了 2020 年,华米净利润却大幅下滑 60.23%。2021 年前三季度,华米实现净利 1.02 亿元,同比下滑 10.62%。近日公司更新其 2021 年第四季度的业绩指引,预计当季净收入将在 16 亿元人民币至 17.5 亿元之间,而此前公司曾预计将达到 17.5 亿元至 20 亿元。

" 去小米化 " 依然艰难

2021 年三季报显示,华米科技当季实现营收 16 亿元,同比下降 28.1%;产品出货量 990 万台,同比下降 37.7%;净利润 4930 万元,同比下降 39.2%。黄汪在电话会中表示,第三季度营收下降 28.1%,主要原因是由华米代工的小米手环等可穿戴产品出货量同比下降 45.3% 所致。而同期其自有品牌出货量则大增 89%,收入同比增长 38%。

对于小米生态链企业来说,都面临相似的难题:一方面来自小米的收入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对小米的高度依赖又让公司本身面临风险。

从黄汪的多次对外表态来看," 去小米化 ",强化自有品牌意图明显。2021 年 10 月,华米将自有品牌 Amazfit 中文名称命名为 " 跃我 ",并在新品上首次搭载了自研原生智能手表操作系统 Zepp OS。

但要真正摆脱小米的影响谈何容易。华米 2018 年上市当年,来自小米的收入达到 24.4 亿元,占总收入的 67%。到了 2020 年,来自小米的收入增长至 44.38 亿元,占比还略有增长,达到 68%。

亿通科技虽然业绩大增,但年盈利还不到 3000 万元,仅相当于其刚刚上市时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华米在自研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持续投入,或许野心还不止于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

2021 年 6 月,亿通科技子公司鲸鱼微电子与现代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评估或发展基于智能穿戴项目(智能穿戴与司机健康管理、智能穿戴与智能驾舱交互、智能穿戴类产品模组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探索等)的商业或技术合作关系。2021 年 8 月底,鲸鱼微电子又与青岛易来智能科技签署协议,约定共同研发智慧家居、智能照明类产品的专用芯片和传感器。不过,在智能汽车与智能照明上的尝试何时能见到实实在在的收入,还需要时间验证。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