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史燕今 深圳冰纷万象滑冰场教学总监
有的人一生的愿望就是把一项事业做好,史燕今就是这样的人。
在花样滑冰领域,她已耕耘了 40 多年,从昔日的国家队教练员到如今广东小选手身边的贴心老师,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改变不了她认真负责、永远追求最好的工作精神。日前,新快报记者在深圳冰纷万象滑冰场采访了她,听她讲讲自己的故事。
■本版文字 新快报记者 高京
■本版图片 新快报记者 林里
父亲爱好助她走上冰场
史燕今是黑龙江齐齐哈尔人,1960 年她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虽说日常都与病人打交道,但她的父亲对体育情有独钟。史燕今进入齐齐哈尔体校学习花样滑冰,与她的父亲的支持和鼓励有很大关系。
齐齐哈尔的冬天寒冷异常,走在外面需要裹上厚厚的棉衣。初学滑冰的时候,史燕今在训练前都需要先与队友们打扫冰上的积雪。即便条件异常艰苦,但史燕今从未退缩过,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她很快就脱颖而出:1976 年第三届全国冬运会,史燕今在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的比赛中拿到第二名。
" 非常感激我的父亲让我选择了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对我的意志品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为在冰上任何动作都需要反复练习,这也养成了我的做事态度。面对任何一件事,都要反复琢磨最终把事情做到最好。" 史燕今说。
就在状态不断上升的时候,一次严重的伤病使得史燕今不得不放弃训练,那年她只有 19 岁。经过领导的协调和帮助,史燕今留在齐齐哈尔队任教,从此走上了教练的岗位。
随后的岁月里,史燕今培养了数十位全国花样滑冰冠军,无论是男子单人滑、女子单人滑还是双人滑,她所带出的选手在全国各类大赛上都有上佳表现。1999 年,史燕今被选入中国花样滑冰队从事女子单人滑教练的工作。
进入国家队后,史燕今指导的队员多次获得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花样滑冰冠军赛的金牌,中国女子单人滑顶级选手方丹就是她的得意门生。
2002 年,突如其来的重病给史燕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天性要强的她随即与病魔展开了搏斗。仅仅四个月后,史燕今就重返岗位。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正是史燕今奋斗精神的写照。北京冬奥会圣火抵达齐齐哈尔时,史燕今作为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
全力培养南粤花滑少年
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史燕今已与花样滑冰打了 40 多年交道。在她退休后,很多冰场都希望邀请她去培养小选手。经过反复思考,2018 年已是 59 岁的史燕今南下深圳,当年夏天她便在深圳冰纷万象滑冰场开启了新的教学生活。在她的身前,是一群渴望学习花滑的南方孩子们。
据史燕今介绍,广东孩子本身就比较细腻,身材上也很适合花滑这个项目,再加上这里的家长对孩子开展冰雪运动非常支持,很多家长不惜往返两个多小时带孩子来冰场学习,这种支持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孩子在场上滑行,家长就坐在场边观看,为了增强孩子与家长的互动,每当节日或纪念日到来时,冰场会选定特定主题进行滑冰表演。
" 花样滑冰所包含的元素非常多,从艺术角度来讲,需要选手掌握音乐、舞蹈,甚至一定的绘画和芭蕾技能。而从运动的角度来看,选手需要有良好的身体基础,才能支撑在冰上起跳、旋转等复杂的动作。" 史燕今对记者说。
在史燕今看来,花样滑冰本身就是一个可以给孩子带来挫折教育的项目。因为在冰上孩子会经常摔跤,任何一个新动作的学习都要以摔倒作为基础,这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
" 每学一个新动作对孩子来说都是挑战,既要在冰场上练习,更要平时多动脑筋琢磨,这个就是不断克服和解决困难的过程。孩子们在强健体魄、提升审美力的同时,更会磨炼意志、塑造性格。当他们完全掌握一个新动作之后,那种成就感是发自内心的,也会倍加珍惜。"
同时史燕今透露,花滑对孩子学习文化课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因为日常在冰上的练习需要非常专注,一旦走神就可能要摔倒,这种日积月累养成的专注力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能。" 这项运动始终在发展,也一直都有新东西出现,这个不断攀登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追求更高、更美的过程。"
史燕今 深圳冰纷万象滑冰场教学总监
记者手记
耐心细致的史老师
从广州开车到深圳单程差不多要两个小时,这次对史燕今的采访需要当天往返,但就在短短相处的一天时间内,记者从多个细节感知到史老师对待工作的认真和负责。
为了准备记者的采访,史老师在得到采访提纲后,特意在笔记本上写下每个问题的答案,她的字迹非常工整,表达简洁清晰。如此细致用心的准备,令记者感慨不已。
到了上课时间,已是 62 岁的史老师在冰场上的动作依旧轻盈飘逸,很多动作她会亲自给孩子们做示范。在小选手滑行时,她的角色就变成了摄像师。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和小选手反复观看视频回放,从每一细节帮助孩子们提升。
与小选手相处的时光,使得史燕今年轻了许多,如今这里的孩子们已离不开这位贴心的老师。
在自己的微博上,史老师会经常为大家分享花样滑冰的前沿趋势,同样她还会结合冬奥会的各类项目,为孩子们讲述冰雪故事。如果在网上搜索,可以找到多篇史老师发表的关于花滑的论文。未来她希望能够腾出更多时间,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系统去梳理一些花滑的内容,以便后来人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借着北京冬奥会的契机,广东的冰雪运动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机遇。在我们身边,正是因为有史老师这样的 " 冰雪人 " 在努力工作,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广东孩子感受到冰雪运动的快乐。
" 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给我带来很大的帮助,努力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 广东的花样滑冰这几年进步很快,出现了可以跳三周半和四周的选手,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我希望能够让这里的孩子喜欢上这项运动,更希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选手。"
——史燕今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