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 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速度滑冰 500 米决赛,28 岁的叶乔波拼出 40 秒 51,收获一枚银牌。
这是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冬奥会颁奖台上,叶乔波为中国在冬奥会史上实现了 " 奖牌零的突破 "。4 天后,叶乔波再次站上领奖台,一枚 1000 米速度滑冰银牌。
两枚银牌,对于叶乔波而言,深感遗憾。
500 米速度滑冰,叶乔波与同组选手在换道时发生碰撞,打了个趔趄,以 0.18 秒微弱劣势不敌美国选手布莱尔。1000 米速度滑冰,叶乔波与布莱尔的差距只有 0.02 秒。
" 如果不在换道区与其他选手相撞,500 米这枚金牌应该说稳操胜券。0.18 秒、0.02 秒,与金牌擦肩而过,实在是太遗憾了。" 叶乔波说。
冬奥会结束不久的 1993 年短道速滑世锦赛上,叶乔波没让遗憾再度发生—— 500 米、1000 米和全能三枚金牌,成为亚洲和中国第一个短距离速滑世界冠军。
两年后,30 岁的叶乔波再战冬奥,那是 1994 年,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第 17 届冬奥会。
在此次冬奥会半年前,叶乔波接受了膝盖手术,取出了 5 块碎骨。医生劝告叶乔波不要参加冬奥会,但倔强的她依然为了梦想前行。" 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坚持,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谁劝我也不管用。" 叶乔波说。
勇者无畏,大抵描述的就是叶乔波。在挪威利勒哈默尔,叶乔波忍痛坚持,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铜牌。冬奥赛程结束后,叶乔波赶赴德国进行手术,在膝盖里取出 8 块碎骨。
挂着冰刀出征,坐着轮椅回国,这就是 " 乔波精神 ",在中国奥林匹克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时光流转,30 年后,北京冬奥会进入开幕倒计时。30 年来的每一步,叶乔波见证着历史,见证着冰雪运动前进的轨迹,见证着中华民族昂首迈向世界舞台中央的脚步。
叶乔波说:" 身为老一代的冰雪退役运动员,我希望通过这次北京冬奥会,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传承。"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图片来源 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