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 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花滑赛场上飞出了一只 " 冰蝴蝶 ",她叫陈露,刚满 18 岁,她为中国撷来第一枚冬奥会花样滑冰奖牌。
陈露出生于体育世家,父亲是国家冰球队队长。他常跟朋友借来卡带录像机,方便陈露观看国际上各大高手的花滑比赛视频。一次偶然,小陈露看到了美国花滑奥运冠军佩吉弗莱明在冰上起舞的画面,那一刻,冰雪的种子开始在她心底发芽。
4 岁半开始接触花滑,当时整个长春只有一块冰场,冰上项目要轮流使用,花滑属于小众项目,她只能干等着,有时穿上冰鞋已是大半夜,零下 40°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滑行。在外人眼里训练条件艰苦,她却甘之如饴。
1986 年国家花样滑冰队刚刚成立,世界花滑赛场上,中国队还是一片空白。11 岁的她开始崭露头角,完成三个三周跳,被誉为 " 天才选手 "。1991 年,花滑世青赛上,她为中国拿下了铜牌。
她像一根火苗,点燃了 90 年代中国花滑女单的希望。
1994 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陈露摘得铜牌。1995 年英国伯明翰世锦赛,陈露用五个三周跳赢得了第一枚世锦赛金牌。随之而来的却是两年的低谷期。
陈露竞技状态一直跌落,世锦赛失利,世界排名卡在 25 位,失去了直通 1998 年长野冬奥会的入场券。她清楚落选赛是去长野唯一的机会,陈露没有放弃,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长野冬奥会的入场券。
一曲《梁祝》响起,陈露身着黑色表演服,把这两年的伤痛融入表演,演绎这场流传百年的爱情悲剧。她蜕变成了真正的 " 冰蝴蝶 ",连续两届冬奥夺得铜牌。
她跪在冰面上,久久未起。那首《梁祝》,也成了陈露的绝唱。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陈露都是花滑国家队女单项目的唯一一位运动员,独自扛起世界赛场上中国花滑的大旗。
长野谢幕," 冰蝴蝶 " 没有选择离开冰面。退役后,陈露安家在深圳,她把第一家运营的冰场开在这里,开始推广冰上项目,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看着更多南方孩子也能在冰场上 " 飞行 ",陈露说:" 正是不下雪的地方,更需要有冰有雪啊。"
深圳晚报记者 郑志鹏 实习生 张珞璇 图片来源 新华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