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的土地上种起了圣女果、香蕉,接下来要打造成特色南(冬)瓜示范田;传统的溪口鹅家庭作坊里开起了电商直播培训课,特色产业和电商人才 " 两手抓 ";中山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进镇到村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陆续有来;帮扶单位调研组也一批批地来了,光伏帮扶等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正在推进 ……
自 2021 年 6 月底起,中山市翠亨新区组团结对帮扶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工作队在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落实落地镇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才为带动、以产业为龙头、以特色为依托,推动磷溪镇乡村振兴初见成效。
展望今年,从镇到村,重点工作和项目已经明确,具体措施也梳理清晰," 工作队将继续努力,推动磷溪镇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 驻磷溪镇工作队队长王向阳说。
■驻磷溪镇工作队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
多种形式培养人才 " 学有样板,信心更足 "
乡村振兴,人才为本。驻磷溪镇工作队进驻以来,除了积极参加上级单位举行的培训,努力提升自身水平外,还积极组织针对镇村干部的培训活动,促进磷溪镇干部队伍的政治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去年 11 月 25 日至 26 日,磷溪镇开展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专题培训活动,工作队请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教授,围绕 " 基层党建促振兴、业务提升为群众 " 主题,开展了党建和思政两场专题培训。其中党建培训针对村(社区)党组织分管组织工作的两委干部,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负责党务工作的老师,机关部门、医院和非公企业等党支部负责党务工作同志和镇党建工作办人员,共 66 人参加;思政培训针对村(社区)负责公共服务的两委干部,中心学校及各中小学校负责团务和少工工作的老师和镇公共服务办人员,共 52 人参加。
■驻磷溪镇工作队请来了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开展专题培训。
除了把专家 " 请进来 ",工作队也把干部 " 带出去 "。王向阳介绍,去年 11 月初,工作队组织两个重点帮扶村北堤村和仙美村的两委干部、退休村干部和村小组长 20 多人一起,到 "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 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和官塘镇的佛手果产业园参观交流。" 年过七旬的退休村干部也参加了,大家热情很高。" 王向阳说,之后的集中讨论会上," 两个村的村两委干部都纷纷表示,学有样板,干有目标,信心更足了。"
干部要提高水平,广大农民也要增强技能。工作队驻镇半年,围绕镇村产业发展目标,联合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玉瑶山庄等学校、企业,开展了电商直播等 4 场培训,累计培训 239 人次。线下培训还延伸到线上," 比如 9 月份我们请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来做了两天电商集中培训,建了微信群,村民有问题可以在群里直接联系老师。" 磷溪镇副镇长陈英创介绍说。
示范带动土地流转 推动农业升级农民增收
仙田三村的一大片土地上,近处种满了圣女果,远处种的是香蕉,不远处,一台自动化机器正在平整土地,这是磷溪镇白弟果业农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丁镇荣向新快报记者介绍,2021 年 4 月起开始流转土地,到 2021 年年底共流转了 70 亩," 这边 10 亩种了圣女果,亩产值 2 万多元,那边种了 9 亩香蕉,亩产值 3 万多元。"
■仙田三村种有 10 亩圣女果,亩产值 2 万多元。
作为纯农大镇,流转土地集中种植是磷溪镇发展农业产业的必要举措。驻磷溪镇工作队进驻以后,多方协助镇村干部,推动磷溪镇土地流转。" 这片地相当于一个示范点,9 月份种,11 月就有收益,让村民看到,撂荒地复耕流转后很快就能产生效益。" 王向阳说。
陈英创向新快报记者介绍,磷溪镇土地少而分散,所以打造小规模的土地流转模式,流转规模在 10 亩至 50 亩之间。2021 年磷溪镇计划复耕 600 多亩,到年底全部完成。
除了农业产值的提升,撂荒地复耕复种还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丁镇荣介绍,目前合作社有 40 多人在就业,其中稳定就业的有 20 多人,月工资 4000 多元,临工 20 多人,每天工资 150 元。" 比如一些五六十岁的村民,其实都有劳动力,但外出务工不好找工作,现在有了种植基地,农忙的时候他们就能来帮忙。" 陈英创说。
■驻磷溪镇工作队在仙田一村百亩稻田走访调研。
土地流转是第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磷溪镇农业产业升级,工作队通过 " 问计于商 "" 问计于智 "" 问计于民 ",已经做好了 2022 年帮扶工作计划。在镇政府、工作队、村委会、农业合作社、农科中心和移动公司等多方合作下,仙田三村这片 30 亩流转地将建成特色南 ( 冬 ) 瓜示范田,示范田将集 " 瓜果地 + 展示农业科技新品种 + 智慧农业 + 村集体受益 " 为一体,进一步带动周边土地的整合。农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聘请村民务工,另一方面通过租金形式提升村集体收入,达到联农带农惠农的目的;农科中心提供科技服务保障,移动公司提供智慧农业基本设施,共同推动磷溪农业升级。
在溪口七村,将整合约 50 亩土地,以 " 家庭农场 + 科普研学 " 为主要功能,打造集田园采摘、劳动教育、农耕体验、乡村农旅、机耕道、环湖步道于一体的美丽生态田园社区。计划建设芦庄黄皮果 " 一村一品 " 深加工项目,覆盖芦庄和西坑约 4000 亩的黄皮果,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并壮大两村集体经济。
陈英创表示,除了特色农产品产业,溪口鹅也是磷溪镇将着力打造的一大产业,目前镇里正在推动溪口卤鹅行业协会成立,依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全产业链做好卤鹅产业。
深入开展结对共建 提升磷溪教育医疗水平
" 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 " 新模式,就是要借助更多力量,助力乡村全面发展。如何借力?驻磷溪镇工作队也有新思路、新做法。
2021 年 12 月 21 日至 22 日,中山市南朗街道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组成调研组,专程来到磷溪镇开展教育、医疗党建结对及送教送药活动。在接下来的两年半,双方将在 " 共筑组织基础、开展结对帮扶、共办实事好事 " 等方面展开深入帮扶和共建,推动教育、医疗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群众得实惠、党组织共提升。南朗街道将通过 " 师带徒 "" 校校、园园、院院、院(卫生)室合作共建 "" 名师+" 等不同方式,协助提升磷溪镇教育、医务人员业务技能水平;针对性开展 " 专家会诊坐诊、下村巡诊义诊 " 等送医送药活动和 " 同备一堂课、精品课展示、互动交流学习 " 等送教送学活动,争取在结对共建期间每半年到磷溪镇为群众办一至两件实事好事。
■中山市南朗街道教育系统和医疗系统组成调研组,来到磷溪镇开展教育、医疗党建结对及送教送药活动。
上述共建结对活动结束的第二天,12 月 23 日上午,中山供电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旗展一行组成的调研组,专程赴磷溪镇开展第二、三批党建结对及驻镇帮扶工作调研。根据前期摸底及实地调研确定,中山供电局将投资约 30 万元的光伏帮扶项目,作为风美村、仙田一村、仙田三村 2022 年基层党组织书记项目实施。同月,中山市翠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冯建文和中山市税务局局长李保中等领导带队,也相继赴磷溪镇开展党建结对及驻镇帮扶工作调研。
王向阳说,随着结对和调研的深入,2022 年第一季度将提前完成全镇 31 个行政村党建结对全覆盖,同时进一步推动其他村书记项目的落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让镇村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