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2-01-25
广州市驻湛江市覃巴镇工作队:联席会议增合力破难题 抓民生促产业加速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前后组织三次大规模实地走访,明确需重点关注帮扶对象;积极进村入户动员宣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厘清当前镇域产业情况,重点鼓励支持养殖产业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发展 ……

驻镇后,广州市驻湛江市吴川市覃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并迅速推动了马路村等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落地,何以如此高效?" 除了工作队自身建设外,我们还有镇农办的‘老支书’做‘外援’。"

原来,他们创新探索的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工作队与镇党委、政府的互联互通,熟悉当地镇况村情 " 能手 " 的加入,助推工作队更快速融入当地,落实工作。眼下,工作队也结合覃巴镇 " 一核、二轴、三片区 " 总体规划进行帮镇扶村工作队谋划,在助力增进当地民生福祉的同时,支持肉牛养殖等产业深入发展。

■驻覃巴镇工作队积极帮助张亚森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帮扶。

关切困难户

分片包干因户施策帮扶

" 这户人家孩子去年突发白血病,我们也一直在重点关注。" 走进马路村委会新屋自然村的张亚森家中,平房陈设简单,两口子赶忙招呼工作队、村干等一行。里屋,患病的儿子正安静地躺着。张亚森的妻子患有残疾,他也已七十有余,靠着低保和平时打散工维持生活。儿子一病,家里的压力陡然倍增。驻覃巴镇工作队走访了解到张家的情况后,积极帮助其申请大病医疗救助等相关政策帮扶。" 现在生活也还勉强过得下去。" 张亚森一直明白村镇和工作队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

马路村村支书彭观泉说,村里正在动员协调张家长女就近就业,工作队也对其保持高度关注。实际上,驻覃巴镇工作队进驻后结合专题调研计划,分 3 个调研小组,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全面梳理了全镇 944 名原建档立卡户的情况。除了重新确定纳入监测范围的 20 户返贫风险户外,他们也整理出 39 户需要重点关注的脱贫户," 多数是因家庭成员患病、劳动力少导致的。" 工作队走访结束后,进行 " 分片包干 ",定期上门走访看望监测对象,同时结合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措施,并计划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帮扶。

■驻覃巴镇工作队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分类分级、先后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

推动环境整治 激发村民自治活力,有序建设美丽乡村

除保持对重点监测对象的跟踪监测外,马路村委同时跟进着污水处理建设的进度。冬日下午,村里几处污水管网铺设正同时作业中,工作队队员、驻马路村第一书记唐海荣说,整个村子的管网铺设已基本完工,回填之后将继续推进村内道路硬底化、四小园建设等工作。

工作队调研发现,目前覃巴镇整体的乡村基础设施尚存短板,生活污水处理、自然村道路硬化、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等仍需提升。目前,他们结合 " 镇为振兴主体 " 和 " 工作队帮扶 " 的原则,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分类分级、先后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提升。

龙田村委会蔡屋自然村今年便发生明显变化:原本的丢荒林地化身村民公园、鲜花四溢;狭窄进村道路得到拓宽,自然村道路实现硬化;围绕百年古井建起古井公园;祠堂附近,曾经的红色秘密联络点成了村民休闲的养生公园 …… 村支书蔡日康说,目前的建设资金多以村民自筹、乡贤捐献为主,但他们干劲很足," 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也舒服,乡村振兴帮扶资金到位后又能进一步优化提升 "。

推进产业项目

肉牛养殖形成 " 三产融合 " 链条

2021 年底,那梧村支书王华维正在养殖场忙活,自 2019 年返乡后,奔忙于村委会和养殖场之间成了他每天的日常。" 现在我们一共有 3 个养殖场,还初步建起了屠宰场,餐饮门店也在筹划中。" 养殖场门前,王华维谈起肉牛养殖规划,身后的黄牛、水牛不时 " 附和 " 上两句。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华维坦言," 带动提升村民收入 " 也是当初他回乡创业的重要原因。原来,养牛、宰牛是那梧村的传统,但之前各家 " 单兵作战 ",产业难成气候。如今,王华维的广东梧聚农牧有限公司已有 1000 多头肉牛存栏,70 多位村民在养殖场里工作。同时,不少村民也跟着养殖肉牛,既有梧聚提供的技术指导,又有保价收购的稳定销售渠道。王华维还流转了村里撂荒的土地种上牧草。目前,他的肉牛产业链条正在按预期形成中。

■工作队计划邀请省农科所的专家到覃巴镇考察,帮助规划建设起牛产业园项目。

工作队也邀请省农科所等专家到覃巴镇考察,帮助规划建设起牛产业园项目。除了整合全镇资源、打破村村壁垒,打造一个 10000 至 20000 头养殖规模的产业园、带动覃巴镇北部种养殖村落规模化养殖外,他们希望将牧草种植、养殖、屠宰加工、餐饮销售、农耕文化等融为一体,做好 " 牛文章 ",打出当地特色,推动产业集体发展。

此外,工作队也在助力落地覃巴镇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的打造。深圳鹏源公司规划打造的近 2 万亩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经有了初步的方案,其将助推覃巴镇 " 南海滨北农旅 " 产业格局的进一步深化。眼下,该项目已经整合了 6 个肉鸡养殖场,逐步推动肉鸡全产业链的形成。工作队也发挥金融帮扶优势,结合吴川当地月饼生产、日常生活等需求,助力覃巴生猪养殖产业提质扩容。广东福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欧彩虹提到,为了保证月饼、腊肉品质,他们的原料均是每日新鲜购买的,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

当前,驻覃巴镇工作队已经梳理了 8 个产业项目,正按 " 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 思路整合企业资源,发挥金融助理力量,受理了 12 户惠农 e 贷,产业发展格局正逐步打开,积极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龙田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建章立制

联席会议 " 畅 " 沟通

携手推动乡村振兴

进驻后能迅速展开工作,除了工作队自身加强队伍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外,也与覃巴镇率先建立的乡村振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密不可分。工作队介绍,联席会议凝聚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相关部门,除了定期的沟通研讨外,还从镇农办抽调人员到工作队任联络员,参加到工作队的日常工作中," 数据收集、村民沟通等,联络员可以高效地帮助解决很多问题 "。

傍晚时分的调德港,粉橘日光倾泻海面,不少游人在岸边嬉戏,观日落摄美景。覃巴镇也在抓住海滨旅游聚集区发展机遇,推动南部旅游产业升级。驻覃巴镇工作队表示,有坚强机制支撑、科学蓝图引领,加上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他们有信心推动覃巴 " 五大振兴 " 发展。

■覃巴镇抓住海滨旅游聚集区发展机遇,推动南部旅游产业升级。图为傍晚时分的调德港,不少游人观日落摄美景。

/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 飞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 校对:姚毅

相关标签

医疗 就业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