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初心如磐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泰安肥城市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热潮。
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肥城市创新打造 " 会走的党史展厅 ",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政治品格更加纯粹、奋斗激情更加昂扬。
浸润式 " 全覆盖 " 营造良好氛围
" 我深刻意识到,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安定、多么团结的国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着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一定要好好学习、奋发图强,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肥城市王瓜店街道初级中学学生康鑫林说。目前,在肥城的各个中小学校,青少年学生开展 " 红领巾心向党 "" 打卡肥城红色地标,争做红色讲解员 " 等活动,引导肥城全市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在肥城党史学习教育广场红色地标打卡地,白云山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刘晓艺在留言册上更是写下 " 初心向党,不负韶华 " 的铮铮誓言。
肥城市按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在原则不变、标准不松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拓展覆盖面。面向机关,依托 " 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培训班、歌咏比赛、红色观影等活动,让党员干部从百年党史中感悟初心使命、激发担当自觉,促进作风转变、努力干事创业。面向企业,突出党建展厅、长廊、活动室等党建阵地建设,将党史与企业发展史融合展示, 开展浸润式教育,激励党员干部职工爱岗敬业、为国奉献。
面向妇女群体,开展 " 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 " 主题宣讲、" 颂党恩,传家风 " 家庭学党史等活动,激励广大妇女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 我们利用网络学习主题党日 ' 网上课堂 ',通过视频形式参与组织生活,实现了千里之外的线上互动,还运用 ' 灯塔 - 党建在线 ' 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学习灯塔大课堂等内容,微信群也会定期推送学习资料,流动党员分享心得等。" 据肥城市湖屯镇流动党员李凯介绍得知,湖屯镇依托镇党校这一主阵地,结合流动党员实际情况,利用春节、中秋等节假日和流动党员回乡探亲时机,开展教育培训。肥城市针对流动党员常年在外、难以集中的特点,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 一对一帮扶 " 活动,灵活教育形式,让流动党员及时学、跟进学,真正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不漏学、不掉队、不断档。
创新宣传形式,传承红色基因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肥城市坚持开门学党史,在全国率先创新打造了党史学习教育广场。该广场通过 " 移动 " 和 " 互动 " 两大方式的创新,让党史学习既 " 有意义 " 又 " 有意思 "。
" 感觉党史学习教育广场挺好的,让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成长,让我非常的震撼,以后周六周日带着孩子还经常来,再看看,让孩子也感受感受红色教育。" 肥城市民鹿焕雷说。
除了党史学习教育广场外,肥城还策划上演首个原创大型舞台情景话剧《陆房战斗》,在线观看人数达 20 万人次,深受群众欢迎。肥城市把红色教育资源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突出现场感悟,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在用好泰安市 25 个优质现场体悟点、7 条体悟路线基础上,遴选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老城革命纪念馆、肥城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等 24 个本地党性教育基地、革命纪念设施体悟点、8 条体悟路线,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体验式教育,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 通过参观肥城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让我加深了对党的历史的了解,尤其是让我了解到了我们肥城本地的革命精神,这是在其他地方都很难了解到的,纪念馆里的各项设施都很有科技感,很先进,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崇高而伟大的精神。" 肥城市边院镇东向西村党员吕志国说。
据了解,肥城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位于边院镇东向西村,纪念馆采用了 VR 全景技术,实现网上展览,让群众可以不出家门、随时随地学习党史。纪念馆室内采用文字、图片及实物展览的形式,介绍了肥城市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过程,以及东向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外来侵略和自身解放而进行的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历程。肥城市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参观展馆,回顾革命艰苦岁月,激发了 " 学党史感党恩 " 的思想,坚定了 " 跟党走 " 的决心。2021 年,肥城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参观人数达到了 1 万余人。
此外,肥城市还开展理论宣讲 " 六进 "(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进网络)、" 三个 100" 党史宣讲(命名 100 名 " 肥乐宣 " 骨干宣讲员、甄选 100 个党史故事、举办 100 场集中宣讲活动)、" 新时代 · 中国梦 · 跟党走 " 百姓宣讲等活动,去年以来,累计开展 280 余场次,擦亮了 " 肥乐宣 " 宣讲品牌。
用情 " 办实事 " 提升群众幸福感
学党史,悟思想,解难题。肥城市把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用心用情解决好百姓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肥城市不断提升公共服务,2021 年,肥城全市民生支出 48.2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1.2%。新建汶阳中心小学、石横南大留小学等农村学校塑胶操场项目 6 处,投资 1.4 亿元扩建 3 处市直学校,撤并小规模学校 13 处,中小学 55 人以上大班额动态清零。
" 原来我们学校操场的条件比较差,跑道是泥巴路,一跑步就扬起灰尘,下雨天也不能上体育课了,现在建成了新操场,都成塑胶跑道了,我们上体育课还有课外活动,方便多了。" 汶阳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汪梓萱说。
2021 年,肥城市投资 15 亿元,启动建设疾控中心检验检测大楼等 6 大重点医疗工程,医疗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委托专业机构对 3100 名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在 13 处社区建设了老年 " 幸福食堂 ",让老年人生活更便捷、更舒心。
走进汶阳镇姜华村的幸福食堂,志愿者和老人们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志愿者一边动手和面、擀皮、包饺子,一边和老人拉家常、谈村史,幸福食堂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平时孩子们工作忙,没有多少时间陪我们。在这幸福食堂里,还能让我们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饺子,跟志愿者们说说笑笑,感觉很是幸福。" 年近 70 岁的刘建军笑着直夸幸福食堂建得好。
办好民生实事,就要树立 " 有解思维 "。2021 年针对学校附近停车资源紧缺,道路不通畅,造成交通拥堵问题,肥城市住建局对白云山学校、金起点幼儿园、河西小学等周边部分绿化带实施改造,投资约 300 余万元建设机动车位 130 余个,非机动车位可停放 2000 余辆,在不影响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在城区部分路段增划临时停车位 1570 余个,全市新增停车位共计 1810 余个。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玉 通讯员 纪宗玉 颜慧智 孙梦涵 编辑 张帅 审核 晁彤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