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不少市民开始忙着采购年货,迎接春节的到来。各大商超是市民的主要消费场所,商超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备受市民关注。近日,深晚记者随机走访了家乐福、天虹等多个商超门店,实地了解商超食品安全保障举措。据了解,目前各门店皆通过了食品检测、日常消杀、员工培训、食品监测等形式,多措并举提升消费环境,确保市民舌尖安全,安心过大年。
食品快检自查
问题年货及时发现
切样、滴入试剂、比对结果 …… 近日,在位于宝安区的家乐福香槟店食品快检室,快检室实验员袁翠兰正对门店当天上架的蔬菜进行检测。10 分钟左右,检测结果一目了然,看着全部合格的结果,袁翠兰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据了解,该快检室为超市自建的食品检测室,为了确保每天上架的食材食品安全,作为快检室 " 掌门人 " 的袁翠兰每天需随机在门店抽检 19 种蔬菜与 1 种水果。而随着春节的临近,检测食材还增加了坚果、菜干等多种应节食材。
走访当天,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实验室正好在对开心果进行浸泡待测。据袁翠兰介绍,坚果类产品检测流程相比蔬菜等需要更长的检测时间,取样后需要经过 20 分钟的浸泡,才可以取待测液进行检测。
完成整个检测流程后,袁翠兰对检测时间、批次、项目、结果等信息一一登记入表,并及时进行公示展示。深晚记者在现场看到,实验室墙壁上,完整展示了当天各类食材涉及的各项目的检测结果。据悉,检测情况也同时在门店显眼位置进行了展示,而对于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门店将第一时间将信息通报公司总部,并下架处理。
深晚记者走访时了解到,目前深圳各大商超门店皆自建了门店食品快检室或集中检测实验室,通过开展日常检测,及时自查发现问题。以家乐福为例,家乐福深圳 9 家门店每年检测食品 40150 批次,覆盖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多个检测项目,每年共计开展 6935 个小时食品安全检查。
严把商品质量关
进口食品、冻品严管理
疫情防控期间,冷冻食品备受关注。深圳于 2020 年在全国创新打造了进口冻品集中监管仓,对进口冻品进行集中消杀、监管,确保流入市场的食材安全。春节期间,冷冻海鲜是不少市民的年货选择。对于已经入市的冷冻食品,商超又是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
在走访中,深晚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商超门店售卖的冷冻生鲜年货以国内自产为主。在家乐福门店冷冻库门口,深晚记者看到,门前整齐摆放着防护服以及一次性手套和酒精免洗凝胶。门店相关负责人介绍,门店对于冷冻生鲜食材有着严格的管理机制。
家乐福门店食品安全相关负责人黄玉华介绍,冻品入店前,需经过查验消毒证、核酸检测报告、检疫检查证、报关单(针对进口冻品)4 证等流程,冻品入库后每天也需进行一次日常消杀。此外,冻库工作人员皆为指定人员,并需按时接受核酸检测。
在现场,冻库相关工作人员林先生也向深晚记者展示了其所在的 " 家乐福冷库群 " 信息,在当天早上,群内人员依次有序将核酸 48 小时内阴性结果的信息截图发至群内。
春节期间,进口水果同样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走访中,深晚记者在各商超门店也看到,对于进口食品,经营者也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保障举措。在福田区某大型商超水果区域,门店正在售卖的进口智利樱桃旁摆放了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证明、报关单等材料,同时提供一次性手套以及酒精免息凝胶,避免顾客与生鲜商品的直接接触,让顾客 " 安心下嘴 ",放心消费。
多措并举保障消费环境
市民 " 安心来,放心回 "
深晚记者走访时看到,各商超门店在疫情防控期间也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多措并举保障市民 " 安心来,放心回 "。门店工作人员定时定点对购物车、垃圾桶、扶手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杀。
此外,在日常的员工培训方面,各商超也增加了高风险专项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标识、过期食品、卫生等九大项。同时,通过加强日常巡查等方面,保障消费环境安全。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实习生 池子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