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7 日 ~14 日,由福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 "56 个民族联笔诗书展览 " 在福田画苑开展了。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系联笔书写,创作者们率性创作,甚至有些字,按照书法规矩、艺术观点,都没有出处。当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该展主题鲜明,法度纯朴,感情真挚,写出了少数民族的天籁之气。
值得一提的是,为创作好 56 个民族连笔诗书展览作品,策展人、福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周殿武带领创作团队先后辗转三座城市、五个机构,拜访近十多位少数民族工作专家、学者。展品还将到中央民族大学和云南少数民族博物馆作交流展览。
展览主题是一首歌颂祖国、展现美好为主题的七言律诗,在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和深圳建市 40 周年的背景下,由 56 个民族同胞各书一字榜书连笔成篇。展览呈现了 " 笔墨当隨时代,作品服务人民 " 的时代意义。
2002 年深圳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拥有 56 个民族的城市。目前落户深圳的少数民族同胞有 13 万多人,超过北京、上海、广州,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城市。福田区是中心城区,全区有 54 个少数民族,约 5.5 万人,居全市之首。这给予周殿武以灵感,于是才有了这一场 "56 个民族联笔诗书展览 ",这种想法、做法,也只有在深圳福田才能 " 敢为天下先 "。
" 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同时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据周殿武介绍,展览邀请了 56 个不同民族的人士挥毫泼墨,其中的 45 人是首次使用大毛笔以及面对宣纸,内心忐忑不安,但都最终果敢下笔。这些少数民族同胞平均年龄三十多岁,或在工地、或在上班途中、或在田头等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写下这样大的榜书,他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作品,人生第一次与毛笔、书法结缘,是在深圳福田这片热土上。
现场,一名书法爱好者表示,展出作品体现出 " 内容高于形式,感情大于机巧 ",有别于某些千篇一律娇柔造作的 " 功夫 " 之作,让书法回归到 " 是交流的载体,传情的心画 " 这个原点上来了。
深圳晚报记者 刘丹青 通讯员 艳珍 海文 编辑 方壮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