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2-01-27
深晚冬奥书集锦②|它们告诉你冬奥“冷”知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冬奥来了,我们对人类冰雪运动起源,历届冬奥会举办历程,冬奥会的办赛理念、组织模式、赛事概况、文化影响了解多少,又该如何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进行人文解读?从今天起,深圳晚报读书栏目连续五天推出五期 " 冬奥书集锦 ",介绍与冬奥相关的各类新书,与读者一起共读冬奥、共享盛事。

本期冬奥书集锦,我们选取的四本书有绘本,也有科普类书籍,这些书中,有许多关于冬奥的 " 冷知识 ",下面,我们就看看它们要告诉我们什么。

《熊镇的故事:冰球!冰球!》告诉你:冰球运动的魅力和规则

近日,中国画报出版社推出了《熊镇的故事》系列插画故事书的第四册:《熊镇的故事:冰球!冰球!》,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熊父子八顿和弗雷迪以及熊镇的动物们一起学习打冰球,最终 " 草根儿逆袭 " 的励志故事。

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冰球的插画故事书。熊镇的神兽们从零开始,受尽嘲讽和打击,却越挫越勇,不断克服困难,终于在比赛中战胜了强大对手,赢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动物们不仅学习了冰球运动规则,展现了最具观赏性、最富对抗性的冰球运动的神奇魅力,而且塑造了坚忍不拔的品格,领悟了 " 体育精神 ",那就是 " 体育主旨重在团体道德的培养,练习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习惯。"

此外,书中每一章节都有若干幅作者亲笔手绘的精美插画,把动物们的憨态与冰球运动的种种细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把动人的场景视觉化,让冰球比赛的所有魅力瞬间定格在纸上。

在书籍的装帧设计上,本书主打蓝色 + 银色的主题色,与 " 冰雪 " 主题相呼应,隐喻纯粹、自然的体育精神,充满生机和斗志。

本书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和认可,著名冰球媒体人何欢先生还亲自为本书作序,他在序中写道 " 这本书展示了属于冰球运动的神奇魅力。在冰场上,大家从一无所能到斩获冠军,迷茫、伤病、比赛挫败的绝望,坚持、团结、打垮强敌的快乐,熊镇的各路神兽联手上演了一部完整的体育竞技励志片。" 中国滑雪先驱单兆鉴先生更是呼吁倡导大家积极投身体育运动中:" 体育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磨炼思想意志,激发拼搏精神,锻炼团队意识。优秀人才的塑造离不开体育!一个国家体育的强大,不仅在于争金夺银,更在于民众的参与,全民的身体素养和健康状况。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让我们行动起来,投身到运动中去,通过体育提升自我,完善人生。让体育不止于体育。"

《熊镇的故事:八顿和弗雷迪》系列插画故事书此前已经出版了三册,如果前两册有趣的小故事合集代表春夏的生机,第三册父子熊游历中国最美古建筑代表金秋的累累果实,那第四册则代表不平凡的冬季。冬季并不萧瑟,同样充满生机和斗志。纯粹、自然的体育精神就像随风飘起的雪花和冰沫,拂过每个人的心灵,唤醒人们投身运动、拥抱生活的热情。读《熊镇的故事:冰球!冰球!》,我们既可以从中了解冰球运动的魅力和规则,还可以沉浸在有趣的励志故事中,激发生活中面对困难的勇气。

《熊镇的故事:八顿和弗雷迪》

石燕学 文 王立昕 绘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 年 12 月出版

《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告诉你:如何变身冰雪运动小达人

为了积极响应世界瞩目的 " 冬奥之约 ",同时呼吁小朋友们关注、了解、参与冰雪运动,中信童书推出了《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让小猪佩奇拉近孩子与冰雪运动的距离,用新奇有趣的阅读体验点燃孩子对冬奥的热情和期待。

在本书中,佩奇和朋友们纷纷现身冰雪运动世界,亲自带领小朋友们走进冰雪运动的世界,变身冰雪运动小达人。

《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是一套适合 2~6 岁小朋友的趣味故事纸板书,一共 12 本,分 4 辑陆续上市。

作为一套 " 冰雪运动大合集 ",《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每册都细致讲解了一项冰雪运动。比如率先面世的第一辑,就围绕着观赏性极强的 " 冰上芭蕾 " ——花样滑冰,要求团队大比拼的冰球,和技巧性极强的单板滑雪展开。从小猪佩奇的故事中,孩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每项运动的魅力,燃起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例如,在《曲棍球大变身》中,佩奇和朋友们在雪地里发明了新游戏:用小木棍打皮球玩儿。糟糕,球被打破了。可是大家却玩儿出了新花样,在冰面上打起了 " 冰球 "。

冰球是怎么回事?猪爸爸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甚至还带领佩奇和小伙伴们打了一场冰球赛。

《小小冰上艺术家》则会带领孩子领略花样滑冰的魅力,在运动中感受 " 冰上芭蕾 " 的美感。

这些孩子耳熟能详的冰雪运动,都是冬奥会传统的焦点项目。被小猪佩奇激发起兴趣后,孩子就可以在冬奥会一饱眼福!

此外,这套书每页还配有英语关键词。单词框里的图画和单词相呼应,读中文故事的同时也能在画面中找一找单词对应的图画,边玩边轻松学习冰雪运动主题的英语核心词汇。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以冰雪运动为核心,充分学习到外延知识,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

令人眼前一亮的,还有这本书采取的冰书工艺。冰书运用的是一项特别的印刷工艺——丝印。这就意味着,冰冻页上的每种颜色都要单独印刷,晾干一种颜色之后才能开始印下一种颜色,层层套印叠加出最终的效果。

而且冰书运用的特制油墨,会随温度降低而展现出它本来的颜色。因此,想要揭晓冰冻页的秘密,就需要把书冻上 15 分钟再打开阅读。原本大量的 " 余白 " 就会显露出它本来的样子。

冰雪运动主题搭配上冰书工艺,小猪佩奇的冰雪运动世界充分展现在了孩子的眼前。在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和孩子一起玩转《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在多场景阅读中,体验冰书工艺的乐趣,发现冰雪运动的魅力,激发对冰雪运动的热情。

《小猪佩奇爱运动神奇冰书》(第一辑)

企鹅兰登中国 编著

中信出版社

2021 年 12 月出版

100个体育中的数学问题》告诉你:速度滑冰运动员为啥穿紧身衣?

数学无处不在,那么,我们周遭的一切:生活日常、艺术展览、体育赛事 …… 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吗?是的,而且有人也这样做了。剑桥大学的约翰 · D. 巴罗——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在他的数学三部曲中,用 ( 无所不能的 ) 数学(结合物理学)知识解释了很多你根本不知道的现象的本质。

历史上,竞速项目(如速度滑冰、短跑)的运动员都穿着紧身衣、戴上兜帽以减小空气阻力。

当女运动员像 " 花蝴蝶 " 乔伊娜那样穿着只有一条裤腿的紧身衣出现在跑道上时,人们怀疑这种 " 时尚 " 穿着是否能带来运动上的优势,也许赞助商的慷慨资助只是为了能把它们大批量地销售给普通百姓?同样令人困惑的是,女运动员中突然出现了一种趋势,大家都穿着露脐装,把自己的腹部暴露在空气中。但是没有男运动员会穿露出一半身体的运动背心。有个很好的理由可以解释男运动员的选择:天气寒冷的话运动员会由于身体暴露而感冒,天气暖和的话运动员也会因为汗水的快速蒸发而感冒,天气晴朗的话运动员的皮肤还会过度暴露在阳光下。总而言之,穿露脐装跑步对运动员来说意义不大。

不过,穿着莱卡面料制成的紧身衣以减小空气阻力,这是运动员值得做的事情。如果运动员奔跑时相对地面的速度是 v,而此时风速为 v' 的话,这时他会感觉到空气带来的阻力(负值)等于:其中,ρ 是空气密度;A 是身体和装备正面的横截面积;C 是所谓的阻力系数,它取决于运动员的体形和体表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对于跑步的人来说 C 值通常非常接近于 1,而对于自行车赛车手来说通常 C 值为 0.8 - 0.9。

上述这个公式有几点需要注意。空气阻力取决于运动员相对于风速的奔跑速度的平方。运动员的速度 v 通常是正的,风速 v ’ 在他顺风奔跑时是正的,而在逆风奔跑时是负的。短跑和跳远时,顺风用加号 "+",逆风用减号 "-"。

在阻力公式中,运动员可以控制的因素是面积 A 和阻力系数 C。可以通过减小迎风面积来降低阻力。挥动手臂和穿着宽大飞扬的衣服将使 A 增大,使速度降低。通常来说,运动员的迎风面积 A 约为 0.45 平方米,C 约等于 1,因此当一名世界级的男子短跑运动员在无风条件下(v ’ = 0)速度达到 10 米 / 秒时,他将花费 3% 的力气来克服空气阻力。

采用不同的姿势可以略微降低 A,一些运动员就用这种方法来应对有风时的比赛。长发会是个问题吗?晃来晃去的辫子肯定会使 A 增大,从而导致阻力增大,不过它的影响非常小。头部只占全身正面面积的 6%-7%,由头部产生的阻力仅占全部阻力的 3%,而头发又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一些短跑运动员习惯戴着头巾比赛,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带来什么显著的优势,并且还可能让他燥热难忍。

那么紧身衣呢?穿紧身衣的目的是减小运动员由于身体运动而产生的阻力系数 C。有趣的是,在临界流速附近,微小的速度改变也会对阻力系数 C 造成很大的影响,人们对此曾利用风洞进行了仔细的研究。风洞主要模拟气流对各种高速移动物体(特别是汽车和飞机)的影响。从中发现阻力系数的突变是由移动物体表面气流的突变而引起的,空气动力学家称之为 " 阻力悖论 "。这个突变由空气流过运动服粗糙表面造成气流紊乱而诱发,因此,运动员最好穿着光滑的紧身服装,表面上最好有 0.5 毫米的细条纹突起,从而使空气平稳地流过,以消除气流紊乱导致的突变。如果衣服穿着正确,C 值可以减小一半,使短跑运动员 100 米跑的时间减少至关重要的 0.1 秒。

然而在较低的速度下,比如学校运动会上家长进行友谊赛时,速度并不处在阻力悖论认为的能够导致阻力突降的速度范围内,所以穿着莱卡紧身衣无法从中获益。

《100 个体育中的数学问题》

( 英 ) 约翰 · D. 巴罗 著 周启琼 靖润洁 译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1 年 7 月出版

《碳中和——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革命》告诉你:为冬奥会服务的氢能源汽车是什么 " 颜色 " 的?

普通人常常感觉 " 全球变暖 " 太宏大,与个体生活无关,殊不知它早已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低碳能源为主体、人工智能为支撑、循环利用为时尚,碳中和正在引发一场全人类广泛而深刻的科技变革。从衣食住行到影视作品,从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从江南小镇到青藏高原,从大漠长河到星辰大海 , 从世界首富到中国少年 …… 本书从生活篇、环境篇、生命篇、空间篇、金融篇、创新篇、文艺篇、哲学篇、大学篇等多个维度,向读者讲述了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故事 " 三十六计 "。这里,我们将与为冬奥会服务的氢能源汽车有关的文字摘录如下:

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绿色行动计划中,所有场馆都将实现 100% 的清洁能源供电。

氢能是一种绿色、高效的二次能源,既可以利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制取,也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等)由电解水的方式制取。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有人把氢能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如果氢能的产生过程不产生二氧化碳,如用可再生能源制氢,则为绿氢;如果氢能由化石能源产生,需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则为灰氢;而如果把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封存和利用,则就变成蓝氢了!

那么,为冬奥会服务的氢能源汽车,又会是什么 " 颜色 " 呢?据报道,2020 年 9 月,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 氢腾 " 燃料电池产品步入产业化推广阶段,2022 年预计给北京冬奥会提供 1000 多辆氢能公交车。

氢燃料的热值高,为液化天然气的 2.5 倍、汽油的 3 倍。电解水是可逆反应,氢气和氧气,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水,同时产生电能、释放热量。试想一下,当你坐在氢燃料电池车上,一边享受着氢能动力,一边喝着燃料电池排出的干净的水,是否很酷爽呢?其实,太空舱里的宇航员, 就是这么解决喝水问题的!

目前,除了成本较高外,氢能的硬伤是容易爆炸。氢气的爆炸极限是 4.0% — 75.6%(体积分数),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在 4.0% — 75.6% 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体积分数小于 4.0% 或大于 75.6% 时,即使遇到火源, 也不会爆炸。但是氢气无色、无味,泄漏时很难被发现。其实,只要设备先进、操作规范、管理到位,安全是可以保障的,像火电厂通常采用氢循环冷却的发电机,一直是电厂自己产氢,很少发生事故。

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地区及国家已开发出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2017 年,宝马、奔驰、通用等公司都开始商业化发售氢燃料电池汽车;日本在氢燃料电池领域的专利已超过 1500 件。

自 2011 年以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开始推动包括氢燃料电池和相关产业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但目前国内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氢能产业装备制造等方面相对滞后。2018 年 2 月,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统筹推动制氢、储运氢、加氢基础设施,以及燃料电池应用等全产业链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

在《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8)》中,按照氢气制取工业路径,把制氢技术分为热化学法、工业副产氢提纯制氢、水电解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和生物制氢。其中,热化学法是指以煤、天然气、甲醇、生物质等为原料,经过气化、裂解或者部分氧化等热化学反应,再经过净化、CO 变换、提纯等生产过程获得一定纯度的氢气。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通过光催化剂粉末或电极吸收太阳能产生光生载流子,继而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目前尚

处于研究和试验阶段。生物制氢是以生物质、有机废水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氢气,目前仍处于研发和中试示范阶段。

目前,灰氢的造价远低于蓝氢和绿氢,但是如果把灰氢用在氢燃料电池车上,还需要进行氢气精准提纯。本质上讲,不同能源之间的竞争都是全产业链的竞争。在通往氢能的路上,也许目前应先建立统一战线,在对绿氢进行科技攻关和项目示范的同时,通过灰氢的量大价廉优势,做大做强氢能下游产业链,培育氢能用户群,然后在合适的时候,随着氢能下游产业链的成熟和绿氢、蓝氢的成本下降,逐步走向绿氢、蓝氢的大规模应用。

《碳中和——全球变暖引发的时尚革命》

沈亚东 著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1 年 7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相关标签

小故事 体育 冬奥会 春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