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27
不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鲜,可以是菜肴水果的鲜美之味,也可以是时令花卉的鲜艳之姿。寻鲜,寻的是一种味道,寻的是一缕芬芳。

这味道或芬芳,或生长在田野上大棚里,或在我们平时不经意的地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栋楠 摄 " 这几天库里的百合都买完了,要赶在年前把货全部发出去,最忙的时候一天发了 10 吨。" 七里河区袁家湾村嘉合源商贸公司百合加工厂负责人张学文说。作为兰州百合的主产区,袁家湾村因得天独厚的土壤条件,出产的百合色白、个大、味美、营养丰富,是国内外闻名遐迩的 " 百合之乡 "。目前种植百合约 1200 多亩,年人均收入达到 19070 元,现有百合加工户 30 多家,入驻企业 1 家,百合产业基础稳固。近几年来,袁家湾村通过举办生态文化旅游节,以文艺汇演、百合产品展示、赏花游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2018 年,建成以百合非物质文化为基础的村史馆,全面展现了兰州百合产业发展历程。)

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温馨更是团圆。人们在佳节来临前好几天,甚至大半月前就忙碌起来:置办年货、挑选新衣、购买鲜花、寻找美味 …… 为长假里短暂的团聚、乐享幸福时刻四处奔波。

由于市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节日寻求 " 鲜味 " 的需求也越来越旺,而隐藏在郊县的 " 鲜货 " 也不负众望。

(laNzhou 首席记者 葛强 特约记者 王立命 摄 永登县一月红提是全国唯一在冬季采摘的红提葡萄,因其营养丰富、生长期长、含糖量高、上市季节佳、贮存期长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柳树乡韩家井村因种植红提葡萄,成为省内闻名的 " 葡萄村 ",全村建成红提葡萄日光温室 931 座,户均达到 2.6 座,年产红提葡萄 58 万公斤,产值达 870 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天津、浙江等地,逐步形成 " 富硒红提葡萄 " 和 " 一月红提 " 品牌效应。

红鳟鱼是永登县支柱产业之一,因其肉细味美而深受市民喜爱。该县满城渔村聚集着三十多家养殖户,以养殖红鳟鱼为主。老张家鱼庄负责人张建中说,他养殖红鳟鱼有 30 多年,现在有三个鱼场,养殖着金鳟鱼、红鳟鱼数万条,目前已形成养殖、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日均销售红鳟鱼 5000 斤。春节临近,该县每天约有 10 万斤红鳟鱼供应兰州市场,为市民提供隆冬的鲜味。

永登县大同镇北同村,种植辣椒已有 20 余年,规模发展到 300 余座,二代温室大棚鳞次栉比,由于辣椒个大肉嫩,成为远近闻名的 " 辣椒村 "。目前,北同村 60% 的辣椒都运往兰州供应节日市场,成为市民餐桌上的莱肴。)

近年来,我市在大力发展高原夏菜 " 优中优 "、百合等 " 独一份 "、软儿梨等 " 特中特 "、马铃薯种薯等 " 好中优 " 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同时,通过加快发展田园综合体产业、农事体验产业和观光采摘产业,引进培育不少新特果蔬、花卉和养殖等诸多产业,不仅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和节日消费市场,也为市民生活添彩和餐桌多了几道美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姗姗 摄 在皋兰县九合镇开隆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各种花卉和绿色植物摆满了大棚,棚内空气湿润、温暖如春,长寿花、一品红、蝴蝶梅、菊花等花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村民正在进行移棚、施肥等作业和管理,为满足春节市场消费者购买做准备。特别是合作社从云南引进的人参果等新品种,口感比传统种植的人参果更好,营养价值也更丰富,预计春节期间上市。 除此,还有软儿梨、草莓等水果,也是隆冬可口的美味。)

佳节来临之际,记者带您走走看看,到底有哪些鲜味儿,帮您寻鲜提供参考。

目前,兰州高原夏菜已成为全国人民的美味,每天发往国内主要市场蔬菜约 5 万吨,其中长三角市场约 1.5 万吨、珠三角市场约 1 万吨、中部省份约 1 万吨、成渝市场约 8000 吨、周边省份约 6000 吨,出口东南亚约 1000 吨。而我市榆中县则是主要的生产基地,先在这里看看有没有您餐桌需要的:硕大的西瓜、鲜嫩的草莓、新品种辣子、能捏出水的梨 …… 隆冬时节,尝鲜是不二选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摄 榆中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种植的蔬菜品种有黄瓜、西葫芦、茄子、韭黄、番茄、辣椒、叶菜类;水果有西瓜、甜瓜、草莓、人参果等。产品主要销往兰州市场,部分销往北京、新疆、西安、成都、上海、咸阳、银川等地区,少量出口到俄罗斯。

截至目前,该县已建成投入生产的设施农业占地面积 2.89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 1.6 万亩,高架大棚 1.29 万亩,初步建成李家庄田园综合体设施农业园区、康源设施园区、粤港澳大湾区 " 菜篮子 " 专供基地等设施农业园区 20 多个。设施农业年产优质农产品 7 万多吨,其中日光温室 5 万吨,高架大棚 2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达 1.5 亿元。设施农业生产已成为榆中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而在远郊的红古区,绿色农业发展正兴。鲜嫩欲滴的红草莓,入口即化的奶油味,在丰富的味蕾的同时,更能放飞您的心情。这里还有带 " 麻皮 " 的西州蜜瓜,虽然外很丑,但切开的瞬间就能闻到瓜香味,蜜汁和黄瓤更是让人垂涎欲滴。近邻永登县的一月红提,是全国唯一在冬季采摘的鲜葡萄,由于营养丰富、生长期长、含糖量高、上市季节佳、贮存期长等特点而备受市场青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贵智 摄 走 " 南 " 尝 " 北 ",冬天既需要明媚的阳光,更需要让人垂涎的美食,所谓 " 不时不食 ",西固区张家大坪村的 " 金凰后 " 韭黄就是真正的鲜味儿。其 " 鲜 " 还体现在悠久的种植技术上," 土培法 " 韭黄更加先进更加科学。韭黄看上去像自然的 " 卷发 ",黄色的嫩芽搭配鸡蛋或肉馅,做成口感丰腴而爽脆的饺子,咬一口,新鲜的美味之中透着独有的香味,给严寒的冬天些许温存和暖意,让你吃出一个最 " 鲜 " 美的冬季。)

当然,有着 " 地下黄金 " 美誉的西固区张家大坪韭黄,因其独特的 " 土培法 " 种植技术,以及颜色鲜黄,肥嫩可口,营养丰富,品质优于其他地区韭黄而远近闻名。在春节买上几斤,黄色的嫩芽搭配鸡蛋或肉馅,做成口感丰腴而爽脆的饺子,咬一口鲜美中透着独有的香味。如果再配上肉细味美的永登红鳟鱼、七里河区袁家湾个大而营养的百合,相信您的春节餐桌上将非常的丰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见习记者 宗成贤 摄 隆冬时节,红古区绿色农业备受市民青睐,枝头上的大木瓜,红黄各色的西红柿,鲜嫩欲滴的红草莓,入口即化的奶油味,在丰富市民味蕾的同时,更是放飞了心情。这里不仅有新鲜的草莓等水果,还有大家争相购买的 " 麻皮 " 西州蜜瓜,虽然外表普普通通,但切开后瞬间就能闻到甜甜的瓜香味,黄灿灿的瓜瓤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春节来临,红古区新鲜的蔬菜、瓜果采摘基地蓄势待发。在众多蔬菜中,有种特殊的香蕉番瓜,更是让人觉得新奇。北山村位于红古区花庄镇中部,由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养殖业发展历史悠久,依托兰西城市群黄金节点区位优势,在镇党委政府特色农业培育方针引导下,逐步形成大棚果蔬种植、农副产品初加工等主导产业。特别是该村 " 食尚鲜 " 绿色农业合作社,通过有机农产品生产、时令果蔬初加工销售、特色新品种试种、农业采摘民俗体验,订单营销等经营模式,不仅让农户种得安心,百姓吃得放心。)

不过,节日没有鲜花绿色衬托,难免会影响节日的氛围。趁过节还有几天时间,您可以驱车到皋兰县、榆中县和红古区走走,买几盆可心花卉绿植,将自己的家装饰装饰,或有意想不到的新意。目前,九合镇温润的大棚里,长寿花、一品红、蝴蝶梅、菊花等花卉正在斗艳,竞相开放;和平等地花卉市场新引进花卉、绿植不仅外观美丽养眼,而且寓意也非常喜庆,您去了不会后悔。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策划丨柴希中 艾琳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