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2-01-27
为救助伤残老兵,兰州上演“生死时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1 月 25 日,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 " 小年 "。在金城兰州,一则内容为 "72 岁的伤残退役军人李春堂在接受肾移植手术后,因急性消化道出血导致重度失血,生命垂危,急需 AB 型阳性血救命 " 的消息,深深牵动着全省各界的心——为救助伤残老兵李春堂脱离危险,全城动员、军地合力,迅速打造了一条专属 " 献血通道 ",上演了一场 " 生死时速 "。

敬佑生命,各界救援

李春堂是由省荣誉军人休养院供养的一名一级伤残军人,甘肃省古浪县黄羊川镇人,1950 年 8 月岀生,1970 年 12 月入伍,工程部队钢筋工,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部队嘉奖。1978 年在部队因双肾衰竭评残后移交地方休养康复治疗,1995 年转至省荣军院至今。

2022 年 1 月 19 日,李春堂因不明原因发生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急诊转入省中心医院消化科,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加之再次发生大出血急需手术。可从去年延续至今的疫情,导致献血人员骤减,各血库血液存量不足,为保证患者手术供血,遂于 1 月 25 日紧急动员社会力量输血备血。

当日上午 12 时,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接到省荣军院的求援信息后,迅速响应,于 12:30 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出倡议,号召广大退役军人及社会爱心人士广为散发、爱心接力,献血救急。

同一时间,新甘肃客户端、甘肃交通广播、兰州日报等新闻单位及时响应,迅速发声,通过新媒体平台持续向各界发布求助信息。

定点献血单位——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即刻进入应急备血状态,开启疫情防控下的临床紧急用血 " 绿色通道 ",医务人员 " 带着感情招募血,想着病人采供血 " 随时待命,并紧急通知招募、采集、检验、制备及运送等相关科室做好充分应急准备工作。

爱心接力,献血救人

25 日下午 1:30,省军干所职工谈虎赶到位于城关区盐场路小沟坪 1 号的省血液中心,填写了《献血者知情同意书》,经过各项检测合格后,成为李春堂的第一位献血者。他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退役军人工作者,血型为 AB 型阳性血。

他说,下午 1 时,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李春堂急需 AB 型阳性血的消息后,便赶到了血液中心。下午 5 时,他为患者贡献了两个单位的血小板。

此后,陆续有近 10 名十八九岁的大学生、30 来岁的人民警察、50 多岁的政府机关干部、退役军人赶来献血,他们均不愿留名,只是表示为李春堂奉献一点爱心。

同时,由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协调的武警甘肃总队某直属队,在大队长刘鹏飞带领下,24 名官兵(其中 4 名女兵)紧急集合抵达血液中心;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 8 名队员也闻讯赶来献血。为提高效率,省血液中心还开出了采血车进行了人员分流。

此刻,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交警支队的 40 名民警,甘肃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的 16 名 AB 型血型队员已在随时待命,救援队队长还表示,已联系好九四 0 医院,可以随时向李春堂调拨所需血液。

这场 " 战斗 " 持续到晚上 7 点多才告一段。当天社会各界共计 45 人赶至血液中心要求献血,最终有 33 人检查合格完成献血(其中 7 人抽取血小板)。

25 日下午 5:30 分,省荣军院院长金长树发来信息:" 李春堂手术所需血液全部到位。"

有惊存险,真情不负

晚间 7:20 开始,经 5 个多小时的手术,李春堂于凌晨 12:30 转入重症监护室,目前生命体征暂时平稳,需进一步观察并治疗。手术过程中,共为李春堂输注 AB 型悬浮红细胞 1600 毫升,正是这些充满爱心的血液有效保障了救治。

26 日上午,省血液中心负责人一行带着感谢信和鲜花来到省退役军人厅表示感谢。26 日下午,兰州市公安局组织 8 名民警为李春堂献血。

李春堂爱人禄建英也发来信息,代表全家人向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新闻媒体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经过各界的共同努力,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取得了暂时胜利。惟愿爱心力量能感天动地,妙手仁心让这位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老兵转危为安、生命延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谯喜龙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相关标签

肾移植 李春 兰州 退役军人 甘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