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驻守干部下得去、融得进、用得好、见成效,推动社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转,雁西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目的,与 " 社工委 " 紧密结合,通过链条式管理,拧牢服务链、先锋链和责任链,以市区两级驻守干部 " 四链协同 " 工作法逐步推动形成事务共管、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活动共办、服务共推的社区共建共治新局面。
按需设岗,据长选岗,精构 " 服务链 "
坚持 " 民有所需,岗有所设 " 为原则,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工作,根据辖区需要、居民需求和市区两级驻守干部意愿,积极探索分类设置服务项目及服务岗位。社区不断优化布局,化整为零,将辖区划分了 3 个片区,推选了 3 个支部书记和 3 个小组长。结合每个驻守干部职业、专长,设置 " 帮教帮困助残岗 "" 党建工作指导岗 " 等 8 个岗位,合理安排,将驻守干部编入适当岗位,并专门为驻守干部制作了驻守志愿者字样的红马甲和盖有社区公章的《工作证》,让他们成为社区工作的 " 正规军 "。
搭建平台,亮明身份,打造 " 先锋链 "
充分发挥驻守干部模范带头作用,亮明驻守干部身份,严格遵守社区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管理和辖区群众监督。每个网格设有 1 名社区工作人员作为联络监督员,负责驻守干部的联络和监督,适时将服务表现情况反馈社工委,避免驻守工作存在 " 先歇一歇 "" 再等一等 " 不良作风。同时,拓宽征集意见渠道,畅通民意诉求,引导驻守干部积极参加助学助困、敬老助残、帮扶优抚、维权帮教等活动,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众,如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夯实 " 责任链 "
驻守干部围绕 " 三走近 ",即走近群众、走近困难、走近矛盾,作为服务群众的基本方法。通过定期走访听群众 " 呼声 ",了解社区群众存在的困难和建议,易则当场解决,难则汇报研讨,把解难题、办实事、群众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同时,建立双向反馈制度,社区联络监督员每半月定期向驻守干部反馈服务情况和建议,驻守干部每月向社区党委反馈社区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社区党委不断加强与驻守干部单位的沟通交流,定期反馈机关单位驻守干部在社区实际工作表现。
加强宣传,做好管控排摸,构筑 " 疫情防控链 "
雁西路社工委组织驻守干部和网格员,将疫情防控须知和相关通知张贴至各小区公告栏和单元楼院门前,让辖区居民能够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同时安排驻守干部、志愿者、网格员进行卡口点值守,逐门逐户进行排查宣传,组建疫情防控微信群,发动商铺以 LED 屏幕滚动播放疫情防控政策。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社会宣传、重点宣传、广泛宣传,让疫情宣传全覆盖、排查无死角。并积极探索建立驻守干部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副楼院长等参与社区工作机制,丰富驻守干部群众工作方法,形成 " 上接天线 " 和 " 下接地气 " 双赢局面,探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 / 图
编辑丨安若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韩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