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 2022-01-28
一个罐子就能破圈?揭开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作者 | 道二

春节越来越近,很多中国人却还在纠结。

眼下疫情零星散发,给大家回家过年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有人决定就地过年,也有人风雨兼程踏上了回家的路。

无论你能否回家,家都在那里。此时此刻的家,并非只是空间所指,更像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召唤。

某种意义上,回家是中国人的信仰,就像我们习惯在春节对彼此说一句 " 吉祥如意 " 一样。

" 万事大吉 " 是中国人对来年最朴素且真心的祝福。

因为穿越 2021 年大波澜的我们,都期待一个充满希望的 2022 年。

最近网上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

打开朋友圈或微博,不难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拿着属于各自姓氏的罐子,晒照片。大家姓氏不同,照片背景也不同。有的背景是在公司加班,有的背景是在公园晨跑,有的背景是开车返乡上路。

姓氏罐、图腾罐火出圈的背后,指向了一个更本质的问题——为什么百家姓能唤醒中国人的集体共鸣?

姓氏是华夏民族历经千年的根的印记,图腾则是远古时期先祖部落祈愿吉祥的符号。在春节这个特殊时间节点,姓氏图腾罐瞬间强化了炎黄子孙的家族归属与凝聚,也满足了国人在春节对吉祥好运的心灵需求。

想象一下,无论你能否回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姓氏的罐子。在姓氏与家族血脉连接中,举罐邀明月,天涯共此时。

"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是西方文明源流之一的古希腊哲学中的人生终极三问。

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我们更注重 " 到哪里去 ",于是拼命努力,为了更美好的生活。

此次春节到来,姓氏罐火爆出圈,像是在提醒 14 亿人——我是谁?从哪里来?

我是谁?答案就藏在百家姓里。中国人从各自故乡来——来自 960 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河山。

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故乡,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历史的家园,弥漫着岁月的乡愁。

千万不要忽略了文化的力量。塞缪尔 · 亨廷顿曾经提出过一个 " 文化动力学(cultural dynamics)" 的概念。文化动力学认为:任何一种文明,族群想要发展,社会想要凝聚,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驱动。

作为绵延五千年,唯一未曾间断的文明,中国文化早已深深植入每个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一个王老吉姓氏罐,就能唤醒国人浓烈的乡愁,因而瞬间出圈。

过去几十年,我们接受并追捧过欧美文化。不过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回归,重新发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过去,我们谈到高级审美与设计,一般会浮现出欧洲宫廷的模样:巴洛克、洛可可。以至于很多小区、酒店甚至室内设计,风格都极力向欧美风格靠拢。

现在,中式美学重新定义了什么是高级。越来越多的中式、新中式,出现在房企的高端产品线中。

连柏悦、安缦、四季这样的国外顶奢酒店品牌,到了中国也要纷纷向传统文化靠拢。

深圳柏悦酒店的中式设计,图源:凯悦集团官网

过去,中国女孩眼里的高级护肤品,只有兰蔻、雅诗兰黛这样的欧美大牌,它们很强调化学功效。

现在,以佰草集、百雀羚、薇诺娜、谷雨、玉泽等一大批主打草本精华的国牌护肤品,受到广泛认可。其中不少还走出国门,在国外卖断了货。

过去,我们口渴了,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等外来饮料品牌,甚至把喝它们当作一种风潮和时尚。

现在,以王老吉为代表的凉茶品牌,彻底激活了植物功能饮料这条赛道,整个市场越来越大。如今王老吉销售网络覆盖全球,拥有超千万个终端网点,年销量达到 200 多亿,牢牢占据凉茶行业 7 成的市场份额。

更有趣的是,王老吉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绝佳载体——吉祥文化,深受大众欢迎。

以上种种现象,都标注着时代潮水的改变。

就像眼下春运,是我们回家的路。传统文化与国潮复兴,则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回归历史的家园。

百舸争流,长河入海,殊途同归。

家国同构,是中国文化相较于其它文化的显著特殊之处。在中国,家可以指小家庭,也可以是整个国家。

除了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中国同样会肩负新的时代使命,书写当代的风云激荡。

1949 年,中国人站起来了。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2020 年,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夙愿。

2021 年,"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成了整个 " 十四五 " 规划的重点工作。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离不开国家为人民尽心尽力。这样恢弘的时代大戏,同样离不开企业勇于担当,通过龙头企业激活整个产业,再让产业带动整个乡村。

2018 年底,王老吉接到对口帮扶贵州的任务。重担在肩,王老吉研究当地实际情况,寻找能发展的特色产业。

后来王老吉发现了当地特色水果——刺梨。刺梨极具营养价值,贵州却不具备技术研发基础和市场化运作的实力。

王老吉为此积极优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开展相关培训,形成了特色化、市场化、规模化的产业运作模式。

正是由于王老吉这样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吸引其它饮料同行加入了刺梨产业化的行列。

王老吉帮扶贵州发展刺梨产业的案例入选国扶办 " 中国企业精准扶贫 50 佳专项案例 " 以及国家发改委 "2020 年全国消费扶贫入围典型案例 "。

从去年开始,乡村振兴的战略又多了一项战略交叠——共同富裕。这点广东体会尤其深刻。

最近各省市陆续公布了 2021 年经济数据,广东成为第一个 GDP 突破 12 万亿的省份。

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将广东视为一个经济体,广东高居世界第 8。

另一方面,广东省内不同地区,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粤东西北受困于地形,发达程度逊于珠三角地区。这样的差距,对共同富裕而言是个挑战。

挑战之下,广药集团扛起国企的担当,认准了岭南特色农产品——荔枝。

广东省农业厅数据显示,2021 年广东荔枝投产面积 394.93 万亩,占全国 49.83%,产量 147.31 万吨,占全国 50.07%,带动从业人员 180 万人。广药集团认为荔枝是广东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古人留下了大量赞美荔枝的诗篇:" 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却也反映出荔枝的最大 BUG,由于水分足、保鲜期短、上市期集中等特性,导致荔枝销售期短、销售半径小,甚至会引发滞销。

荔枝产业调研显示,广东荔枝产业超过 90% 以鲜果销售为主,精深加工率不到 10%,与苹果、柑橘等大宗水果的加工量 ( 60% 以上 ) 相比较,加工比例显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王老吉认准发展深加工是推动荔枝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拓宽荔枝销售时空的关键。这将会使荔枝从 " 夏季限定 " 变成 " 四季可期 ",从而实现产业大规模增长。

王老吉通过推出新品 " 荔小吉 ",一举提升了广东荔枝产业的深加工水平,还助力荔枝果农实现富裕。

广药集团 " 荔小吉 " 系列新品

刺柠吉、荔小吉的先后横空出世,本身也契合王老吉品牌创新与 " 单品多元化,品类多元化 " 战略。

如今在大家的心智中,王老吉几乎与凉茶划等号。作为龙头,王老吉深耕凉茶单品,通过黑凉茶、无糖凉茶、茉莉凉茶,增加单品多元化。另一方面,刺柠吉、荔小吉又让王老吉实现品类多元化,做大植物功能饮料的市场 " 蛋糕 "。

广药集团还在湛江、阳江、茂名、从化、增城等多地开展深入调研,制定了《广东荔枝千亿时尚产业发展 136 方案》,引领荔枝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除了基地建设,为推动全省各荔枝深加工企业开展更全方位、更深层次、更广领域的合作,广药集团牵头成立了 " 荔枝深加工企业联盟 "。致力于加强产业交流合作,解决荔枝深加工的共识性问题,加速关键成果转化,促进广东荔枝加工产业化发展。

所谓,众望就是希望。人与人组成了家,人与人组成了企业,人与人组成了国家。

在这样的同构中,无数个像王老吉这样的企业汇聚,最终与国家一起书写时代的波澜壮阔,历史与现在因此绵延到未来。

面向未来,国家还有更深远的考量。

疫情冲击下,数字经济成了定海神针,堪称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 十四五 "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全球经济曲折复苏的大环境下,数字经济以数据带动高水平融合,以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以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撬动经济增长的新杠杆,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选择。

数字化实现主要依赖 3 个维度:C 端 ( 消费 ) 、G 端 ( 政务 ) 、B 端 ( 产业 ) 。

国内 B 端数字化尤其滞后。中国目前超过 4000 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仅 25%,远低于欧洲的 46% 和美国的 54%。

去年,在《财富》世界 500 强榜单上,首次出现了一家以中医药为主业的企业——广药集团,排名第 468 位。在广药集团跻身 500 强的进程中,王老吉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对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王老吉片刻不停,自上而下推行了一场数字化变革。

相较于 C 端和 G 端,实体经济数字化涉及到全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的方方面面,协同难度更大。王老吉一家企业就牵涉原料种植、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

现在在王老吉总部,有一块充满未来感的大屏幕。

屏显从种植环节开始,不同原料的生产基地,哪怕是千里之外的山东、江苏、安徽,田间的温度、湿度、降水,这些对生产环节息息相关的气象数据,都能被总部一览无余。

接着是工厂,全国多少基地、产量如何、库存如何?这些数据直接与物流数据打通,同样被总部实时掌握。

最后是销售,销售端的业务员都有一个终端机,拜访多少店、下了多少单?最后同样会汇总到总部大屏上。

企业数字化实践中很受追捧却很难实现的全链路数字化,就这么被王老吉云淡风轻的实现了。

王老吉还深刻意识到,全链路打通并不是数字化的终点。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翁少全认为:在更高维度上,数字化是一种底层逻辑,核心是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

这里需要说回文章开头谈到的姓氏罐。

姓氏罐不是新生事物,距离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所以现在才火,很大程度源于王老吉对数据的深耕。

工业化大生产中,产量越大、成本越低。比如王老吉生产线想实现最优成本组合,生产线一开就是 20 万罐的产能。

带有浓厚定制化色彩的姓氏罐打法迥异,个性化有了,粉丝叫好了,问题是成本如何压下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早在 2014 年,王老吉就寻求搭建 " 超吉 +" 用户平台,积累凉茶大数据,目前累计会员数超 1300 万;融合小程序、定制罐、IP 合作等多种跨界玩法,为消费提供更个性的服务。

翁少全表示,庞大粉丝吸引力的源头,是品牌通过迭代创新,不断带给消费者的新鲜感。王老吉一直以来的 " 时尚 科技 文化 " 品牌战略,便是通过三者联动并进,不断吸纳新的消费者。

随着消费者越来越多,相关数据为王老吉姓氏罐的柔性化生产,反过来提供了精确的生产指导。王老吉更进一步,还通过大数据,精确分析不同省份和区域的姓氏分布,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实现了成本与柔性化生产的动态平衡。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福特工厂创造的流水线模式,通过标准化大大降低了成本。后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主打个性、不计成本的私人定制也开始流行。

数字化时代,数据爆发出洪荒之力。通过柔性化生产,王老吉一步步在其中找到平衡。

尽管硕果累累,王老吉还想再上一层楼。

十四五期间,王老吉将落实国家十四五数字化经济发展思路,持续打造 " 数字王老吉 ",引领快消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星辰大海的召唤下,王老吉步履不停。

小结

星辰大海不止于数字化。

未来很多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房地产调控,甚至不是重设 GDP 增长目标,而是碳中和。

" 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的这一承诺,开启了一场具有道德感的革命,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

只要有生产,就会有碳排放。中国是世界工厂,自然是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西方国家碳达峰后,大多用 50-80 年完成碳中和目标,中国给自己定的期限却是 30 年,貌似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国家,期待有责任感的企业。

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数字化之后,面对碳中和的新考题:王老吉大健康正式成为了《碳排放管理体系要求》、《碳中和声明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起草单位。作为中国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王老吉再次选择与国家同频共振。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为所当为、责无旁贷。这样的使命感,与古代天下大同、四海一家的心愿,其实心意相通。

只有秉承 " 家 - 国 - 天下 " 世界观的中国,才会在如今坚持不懈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这一伟大的进程中,我们和王老吉都是见证者,也都是参与者。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

一起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智谷趋势为中产阶级的资本觉醒服务,帮助更多人获得财富。据悉,帝都深处的人也会在睡前打开这个号。高层会议、宏观经济、城市脉络、政策变动 …… 这里有最真实的中国,有许多人难以察觉到的趋势信号。

更多精彩经济趋势分析

请关注"智谷趋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