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应急管理《坚守》专栏
—坪山篇—
▲ 坪山区应急管理局党支部荣获 " 深圳优秀基层党组织 " 称号
2021 年,坪山区抢抓 " 双区 " 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以 " 无急可应、应则必胜 " 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和全周期管理理念,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稳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奋力书写 " 创新坪山、未来之城 " 安全新篇章。
统筹安全和发展
三类重点领域亡人事故 " 零发生 "
▲ 坚持每日安全夜查和 " 节假日 " 不停检行动
坪山区创新推出 "365 夜查督导 " 机制,开展每日安全夜查和节假日 " 不停检 " 行动,全面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排查整改隐患 26.6 万处。创新设立指数化评价机制,以交通、建筑、生产安全等 5 类重点领域 38 个正向指标、33 个负向指标,引领属地责任、行业主管责任落实。
同时,在全市首创 " 路小二 " 宣传队伍,创新建设 " 校园模拟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区 ",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率、遵章率提升至 90%;累计建成 16 座消防站,安装 3 万余个烟感报警器,形成 "5 分钟消防救援圈 ",实现全区 1.6 万家 " 三小场所 " 巡查整治全覆盖;市管工地、区管工地和小散工程全面纳管,实行 " 三同步 " 措施,持续推进 " 安全员建在班组 " 管理制度,增设施工现场专兼职安全员 1145 人,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
立足 " 防管控应 "
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
为守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坪山区坚持全链条监管,在全市首创 "1+N" 安全治理模式,为企业提供 " 全身体检式 " 诊疗服务;淘汰 280 家低端、落后产能企业,推动 90 家电镀、家具企业改进设备升级工艺;继续深化 " 油气行业安全联盟 "" 电镀行业‘安全 + 环保’联盟 " 建设;参照 " 宝裕华 " 模式开展电镀、锂电池、家具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重点领域 583 家,7932 项隐患 100% 整改完成。
坚持科技赋能
应急管理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
科技赋能应急管理,坪山区试点推进 " 城市生命线 " 系统,汇聚水、电、油、气等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完成系统功能 330 项、功能模型 20 个,实现城市风险及时感知、监测预警和高效处置;依托 "1+N+6+23+M" 应急管理监测预警指挥体系接入摄像头 14375 路,建立 90 个主题库;智慧画像系统整合利用 10 大类 900 余万条数据,突出解决企业 " 不重视、不会做 " 和监管 " 看不清、做不实 " 的痛点难点问题,在全市推广应用并获得应急管理部和省应急管理厅领导肯定;推广防火码实名登记系统,市民累计扫码入山 61 万余人次,5 套森林火灾双光谱预警感知终端对全区 98.6% 以上林地实现视频监控、林火报警、监测预警、智能巡检等功能。
坚持系统防范
筑牢三防、森防自然灾害安全屏障
▲ 坪山区参与全市三防综合应急演练
在全市率先开展区级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新增 5 套气象自动监测站,气象监测网络密度提升近 50%。建立三防隐患点风险防控 " 四个一 "(一点一警示牌、一点一责任领导、一点一应急处置专班、一点一处置方案)工作机制,积水处置时间由原来的 "369"(3 分钟内完成受理,60 分钟内到达现场,90 分钟内完成处置)提高到 "336"。
2021 年,全年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 58 次,安全有序转移安置人员 1.7 万余人;弘金地学校成功创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2 个社区 100% 成功创建深圳减灾社区,9 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边坡实现 100% 群策群防管理,380 公里市政道路地下空洞隐患检测实现 100% 覆盖;全区 247 处森防风险隐患点全部落实 " 五个一 "(一水源、一灭火器、一警示、一责任人、一监控)工作机制,在高风险山林部署 55 处视频监控、16 套语音播报杆。
坚持主动作为
在应急处突上求突破
▲ 坪山排水有限公司驰援珠海隧道透水事故
坪山区在全市率先建立应对突发事件内部响应机制,细分 3 个应急处置小组,提高了响应能力。2021 年 7 月,珠海石景山隧道发生重大透水事故,坪山排水有限公司派出应急救援队驰援事故一线,担任应急抽排任务,应急救援队连续 8 昼夜不停奋战,抽排积水 24.6 万立方米,圆满完成任务,并荣获 "2021 广东最美应急集体 " 称号。
为建立企业应急处置 " 第一道防线 ",坪山区推动 300 人以上企业建设内部应急队伍共 119 支 1200 人,培育、引入野外、地震、空中、水下救援等领域社会应急救援队伍 11 支,有效补充应急救援体系。
坚持文化引领
创新宣教模式获好评
▲ " 一企一课 " 定制化精准培训累计面向 3 万多名企业员工开展免费安全培训
每年 6 月 16 日,坪山区将该时间确定为 " 应急管理开放日 ",旨在提高应急管理的公信力、号召力、影响力。同时,以 " 一街道一特色主题 " 构建 "1+6" 安全文化生态圈,在全区布局 160 个 " 坪安 E 点 ",打通公共安全最后 " 一百米 "。创新宣教模式 " 一企一课 " 获评深圳 " 十大安全实事 ",企业安全 " 五个一 " 获得全市推广。
此外,成立全市首个区级 " 安全义工联 ",招募 800 余名安全义工;开展 755 场安全员 " 上门行动 "、365 天 " 每日一安 "" 坪山应急广播 " 安全守护,100 名优秀代表安全公益代言、2 条 " 坪安号 " 安全主题公交专线,实现居家、出行、网络等无处不在的宣传。组织超 18 万人在线参与 " 强安杯 " 竞赛,荣获企业组第一、区组第二的优异成绩。
坚持善作善成
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双线作战
▲ 抽调精干力量做好集中隔离酒店后勤保障工作
疫情发生以来,坪山区应急管理局统筹承担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组、疫情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社区小区组、督查督办组等工作小组,以及防境外输入、集中隔离管理、流调溯源、涉疫风险人员排查等工作专班的多项防疫任务。防境外输入专班累计出动专车 2400 余台次,行程超 15 万公里,顺利转接入境旅客 1.9 万余人。牵头落实重点涉疫风险人员排查工作,编制并及时更新《电话组工作手册》,为数据攻坚和重点人员情报分析工作梳理出规范化的工作流程,确保不漏任何存在疫情风险人员。统筹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累计采购防疫紧缺物资 354.5 万件。
辖区内的 2 家温馨驿站,2.3 万集中隔离人员和 1000 余名工作人员实现 " 零传染 ",期间收到隔离人员致谢、表扬 4000 余次。
接下来,坪山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抢抓 " 双区 " 建设战略机遇,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 " 全灾种、大安全、大应急 " 和 " 防、管、控、应 " 要求,着力构建应急管理 " 八大体系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加快建设 " 创新坪山、未来之城 " 提供坚实稳固的安全保障。
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