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2-01-28
两会零距离|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昆:奏响“强省会”的最强音,人才是最好的支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022 年 1 月 27 日,贵阳市政协第十三届贵阳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贵阳会议中心召开。贵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主持人带你与贵阳市政协委员、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李昆零距离对话,听听他对 " 强省会 " 的看法与思考。

左图为李昆

主持人:李院长您好,今年是 " 强省会 " 的深化之年,那么在这一年的工作当中,您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和打算呢?

李昆:" 强省会 " 是贵阳市的最强音,是我们今年吹响的集结号。对于我们卫生健康管理机构来说,那就是确保贵阳市老百姓的健康。要确保健康,从医疗机构的角度来说,一是要防病,让老百姓不生病;二是当老百姓生病时,要让他们得到最有效、最及时的治疗。" 强省会 " 的最强音里说到了,要 " 强人才 ",特别提到了 " 人才兴市 ",作为一个医院的院长,我对人才的感悟很深。人才是医院学科发展的基础动力,没有人才,我们会缺乏对现代医疗技术的掌控,和先进地区相比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现代医学发展日新月异,每一个新的医疗技术都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来掌控,每一天、每一秒都在发生新的技术的变革,没有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就无法跟上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所以我们一是保护好老百姓的健康,让老百姓不生病;二是老百姓生病了,我们要提高医疗技术,让老百姓能够得到最好的医疗技术服务。同时,要尽量降低医疗花费,让老百姓能接受医疗花费,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果,医疗技术就是最核心的因素。医疗技术、医疗质量、医疗安全需要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来推行,所以人才是强省会最强硬的一部分。作为医疗机构,我们的最大任务就是保障好老百姓的健康,包括我们现在最大的疫情防控任务,也需要用最好的方式来防控,这就需要对现代医疗技术、医疗知识的掌控,这是 " 强省会 " 我们想做的东西。

主持人:对于胡书记的讲话,有哪些话是最鼓舞您的呢?

李昆:在小组讨论的时候我也说到,听完胡书记的讲话,让我们感到热血沸腾。书记提到了 " 强省会 ",提到了 " 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合市,人才兴市 ",特别是提到 " 人才兴市 ",特别契合我们现在的工作。我在医院也提出来,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最核心的动力。包括昨天(1 月 26 日),在小组联席会上向书记汇报,我也提到了这个问题。贵阳市的人才结构和全国的省会城市相比,特别是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非常不合理,我们的硕士、博士的比例,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

现代技术,不仅包括医疗技术,现代工业技术、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都需要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来掌控。因为我从贵州省级机关到贵阳市工作也才一年半,我知道贵州省,特别是省高校的人才的基本情况,所以我提出来,我们贵阳市能不能利用好在贵阳市的国家级研究所资源,包括中国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天然产物实验室、贵州农科院等等。贵阳有几个大学也在,包括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这些,都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能不能利用他们的优势,帮助贵阳市培养出一批高层次、高学历、专业的贵阳市发展 " 强省会 " 最需要的人才,包括现代工业、现代产业、化工原料技术类、数据化、信息化、医疗这些行业的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让贵阳市的本科生能够享受到最方便的学历提升通道。我调研发现,贵阳市的很多本科毕业生,大学毕业以后即便靠个人单打独斗,初试考上了贵州省的高校或研究机构,但是因为名额的问题,还有本人担心工作岗位不容易得到的问题,而读不了硕士或者博士,这对贵阳市的人才结构的发展,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书记今年在贵州大学对本科生发出了召唤,希望本科毕业生即使向往诗和远方,也不要忘记脚下就有美景美食。如果说贵阳市再打通一个通道,即脚下还有美好的教育,本科生到贵阳工作,贵阳也给你准备好了教育学历的提升通道,这对人才的集聚,对人才的培养,就非常有利。我的体会是,引进人才固然非常重要,但培养自主人才更符合实际情况,培养本地人才有更好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

如果通过三到五年的培养,为贵阳市培养出一大批硕士、博士,甚至博士以上的高学历的人才,一定能在贵阳市形成一个高学历的人才集聚基地。人才是这样一种特殊情况,本地的人才集聚的越多,越有人才的集聚的效应,对下一步引进人才就会有更大的号召力。先培养,再引进,引进加培养,培养加引进,通过三到五年,到我们的 " 十四五 " 末,我想贵阳市的这种高学历的人才的比例结构,特别是在贵阳市的高精尖领域,会有较大的提升。只要有高学历的人才,就一定会带来高的核心技术,带来高的核心的生产力。所以我就在政协提案里面提到了,能不能利用贵阳市拥有不少研究机构和高校的优势,成立一个专门机构,通过这个机构和这些研究机构、高校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联合。如果今后成功了,可以向全国推广,可以和北上广的高校形成横向的、纵向的联合,把贵阳市的教育通道打开,培养本地的本科或者硕士人才,让他们得到更高一级的教育培训。

我一年半以前,从贵州医科大学调到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以后,我做了一些尝试,我和贵州医科大学建立了一个合作单位,从去年开始,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办了一个贵州医科大学硕士金阳班,到今年我们已经招收了 185 人。以前我们每年自主培养的硕士,都是寥寥的一两个人,在与贵州医科大学合作后,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培养出至少 15 个硕士,今年有望突破 30 个。今年贵州医科大学已经开放了在职博士的培训通道,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报名的就有 57 人,并且有 35 人通过了贵州医科大学在职博士的第一个考试通道。我认为通过三到五年的培养,此举可以为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培养出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这一方面我们给出了非常好的支持条件,包括读书期间的工资奖金都按原来的基础发放,同时,读书期间的所有学费也全部减免,包括医院工作籍也保留,让报名者无后顾之忧。等报名者读书回来以后,我们还有更好的激励政策,比如安家费、平台、科研经费、实验室的支撑。我提出来的想法就是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通过三到五年的接网,打开教育通道以后,为我们培养出一批目前紧缺的高层次、高学历、专业化人才。

我个人的力量,只能打通一个贵州医科大学的教育通道,如果贵阳市有这样一个专门机构,能打通包括工业、农业、生物、信息化、大数据等各方面的通道,可想而知,三到五年以后,可以为贵阳市培养出一大批目前紧缺的、专业化的,为 " 强省会 " 所急需的人才。所以今年的政协会议上,我就提到了这样一个提案。我觉得只要总结我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试点的成功经验,并利用好 " 强省会 " 的政策,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获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支持,可以在贵阳市先行试点。只需要有一个牵头机关,把教育通道打开以后,年轻人会欢欣鼓舞,贵阳市就有诗有远方,有美好的生态,有美食,还有畅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奏响 " 强省会 " 的最强音、集结号,我觉得人才是最好的支撑。

主持人:关于中央对贵州的支持,您有怎样的感受?

李昆:我昨天(1 月 26 日)也看到了这个国务院 2 号文件,说支持西部,支持贵州。我注意到文件对健康卫生事业的支持,也希望在贵州建立多个国家级的医疗中心,也提到了支持贵州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这些是中央对贵州老百姓的关怀,我觉得这是对卫生健康界的一个大红包。如果利用好这个政策,契合贵州省,包括贵阳市的健康卫生事业发展的 " 十四五 " 规划,对贵州老百姓的健康保障,特别是对贵州人均寿命的提升,一定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这个文件我们下一步会组织学习。我之前初看了一下,我觉得就是大红包,对贵州是利好,下一步就是怎么利用好文件的这些红利,来契合我们的政策。总之是一个非常好,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个好文件。

主持人:在新的一年当中,您对贵阳贵安有怎样的一个展望呢?

李昆:贵阳贵安发展日新月异,并且发展的底蕴非常好,因此新的一年一定是贵阳贵安发展得虎虎生威的一年。

来源 知知贵阳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医疗 贵阳 医疗机构 卫生健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