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刘菊
随着健康意识提高,市民越来越关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但对 " 沉默 " 的肾脏疾病认识还是不够。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第四医院肾内科了解到,来科室就诊的患者,九成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多数都是对健康预警不重视,导致延误治疗。
小张(化名)今年 35 岁,身高 170 厘米的他体重 200 斤左右,近日他发现自己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睡觉都不敢躺着,不然上不来气,便到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发现他周身严重水肿,还伴有恶心呕吐、尿量减少,怀疑可能是肾病,便在肾内科住院进一步检查。
网络配图
结合检查,肾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芳诊断他为慢性肾脏病 5 期。刘芳介绍,慢性肾脏病按疾疾病严重程度共分 5 期,达到第 5 期时已经是尿毒症期,是慢性肾病的终末期了。
" 彩超发现患者两个肾脏已经萎缩,血供减少。证实为慢性肾衰竭,询问病史时我们发现患者其实一直有高血压,但自觉年轻,又没有症状,他几乎从未用药控制过。而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也就是在一至三期时,多数人是没症状的,或者仅有乏力、轻度恶心、食欲不振,导致大家忽略检查,发现时已是终末期。" 刘芳告诉记者,因为对肾脏病认识不够,年轻的小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案,如今他只有三条路可走,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严重影响以后的生活质量。
刘芳介绍,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借以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及某些废物、毒物,同时经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及其他有用物质,以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及维护酸碱平衡。但对于肾脏疾病,临床上呈现 " 三高、三低 " 特点,分别是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合并心血管并发症认知率低,这也导致慢性肾脏病增长速度上升至所有慢性病的首位,成为我国医疗负担最高的慢病之一。
刘芳强调,慢性肾脏病早期并不可怕,及时发现并就诊可以很好控制,几乎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市民还应注意避免不当用药,身体出现不适,观察后不见缓解时,不应该自己开药吃,而是到医院就诊。过多服用药物不一定能对症,反倒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肾损伤。" 刘芳表示,慢性肾脏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家族史、高尿酸、不当用药、肥胖等。
慢性肾脏病高发年龄是老年,但近年来年轻患者也越来越多。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刘芳建议,学会预防和辨别疾病很重要。保证健康生活,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大鱼大肉暴饮暴食、不喝碳酸饮料、戒烟限酒,无水肿及尿量正常人一天喝 1500-2000 毫升水,避免憋尿。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时,要意识到可能肾脏在 " 抗议 ",及时就诊排除疾病。日常生活中,市民可以半年至一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尿常规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控制较好的人建议 3 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肾脏。
编辑 王剑青
值班主编 陈云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