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一封家书,纸短情长,落笔心安。
如果没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此时此刻的我们一定是在“岁月静好”中喜迎新春。可是病毒,让全市众多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毅然决然放弃休假,坚守疫情防控一线,难以和家人团圆。
爆竹声中一岁除,亲人不在身边的日子里,心中的思念该如何化解?一些正在酒店隔离的市民、奔走在抗疫前线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选择用传统、含蓄的方式,将一句句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语浓缩在纸上,写作一封封感情至深的家书,传递心底最真挚的情感,抒发疫情期间的种种感悟。
▲扫描海报二维码,跳转“安心家书”有声栏目。
【家书简介】
艾瞳是一名社康医生,2021 年末,她和先生步入婚姻的殿堂。春节期间,她原打算带着爱人一起回到重庆,与爷爷奶奶吃一餐温暖的年夜饭。然而突发的疫情,让身为医务人员的艾瞳决定在深过大年。写这封信的时候,她与先生作为确诊病例的密接,在酒店接受隔离。在信中,她宽慰千里之外的奶奶,不要担心自己。待疫情散去、春暖花开,她会带着爱人回到老人身边,也让丈夫尝尝故乡的美食。
■收信人:艾瞳奶奶
■写信人:一位正在酒店隔离的市民 艾瞳(化名)
亲爱的奶奶:
新年好!
提起笔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小时候和您在老家过年的情景:一碗碗喷香的油粑粑、辣椒骨、腊肉摆在桌上,您系着围裙,在厨房不停操劳,而年幼不懂事的我,总是趁着您和爷爷不注意,偷塞一块油滋滋的肉到嘴里 …… 如今,我已经成了别人家的新妇,做出的菜,味道却总不是记忆中的那样。
奶奶,因为疫情的原因,身为医生的我,今年没办法回家过年。告诉您的时候,您虽然一直说:“没关系,在深圳照顾好自己。”但我能感受到,您语气中的失落 —— 这是我嫁人的第一年,您早就盼望着我和先生一起回家,为此备下许多食材。后来,我收到您从重庆寄来满满一箱的家乡菜。打开箱子的那一刻,各种复杂的情感倾泻而出,让我的眼睛都有些湿润。
除夕夜里,家家亮起团圆的灯火。我和先生在家里,正研究怎么做一餐丰盛的年夜饭,防疫人员却突然敲响小家的门。原来,年关突发疫情,我们楼里一位邻居确诊。为此,许多人放弃休假,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为了守护我们和他人的健康,将我们送到一处隔离酒店进行健康监测。
一切来得突然,我们急匆匆地收拾行囊入住隔离点。这里环境不错,住进来的时候,我和先生还互相安慰着,把隔离当作新婚后的一次休假,平日工作繁忙的我们,可以趁机好好休息一阵了。
奶奶,知道您很牵挂我们,请不必担心,政府对所有人都很照顾,每天按时送来温暖的饭菜和新鲜的水果。大年初一,还送来热气腾腾的饺子,让我们感受到异乡的浓浓年味。
奶奶,我本身是医生,也常参与各类支援抗疫的工作,知道这种时候,最忙、最累的就是与病毒奋战的医务人员和所有在抗疫一线奔走的工作者们。他们是除夕夜里、爆竹声中的逆行者,这个新年,想必比我们更不好过。等到隔离解除,真希望能看看这些防护服下的面孔,向他们道一声感谢。
奶奶,大家都说,你可以永远相信深圳。我有信心,这次的疫情也一定能被很快击退,这座城市一定能再次交出一份成绩优异的抗疫答卷。请您在千里之外,不要过于牵挂我。待到疫情散去,春暖花开,我会带着爱人一起回家探望您,让他也尝尝您的拿手好菜。
奶奶,愿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想念您的孙女 艾瞳
2022 年 2 月 2 日 大年初二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