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阖家欢乐的新春佳节里,为了记录泰汶大地的崭新面貌,从 1 月 15 日起,泰安日报社媒体记者全体出动,进社区、入农家、走田坎、访年集,增强脚力、历练眼力、运用脑力、调动笔力,聚焦爱岗敬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群众新生活等主题,如约踏上 " 新春走基层 " 的路程。他们深入各行各业及群众生产生活一线,采写鲜活生动的基层故事,捕捉温暖人心的动人镜头,感受时代发展的强劲脉搏,带回了一大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报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呈现了奋进中的泰安。
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 " 年 " 这个时间刻度上,不仅印刻着每一个家庭的温暖团聚,也记录着国家和社会的深刻变迁。2022 年春节是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如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正稳步推进。在 " 新春走基层 " 活动中,泰安日报社记者分赴多个乡村、社区,喜看生活新变化,倾听群众新期待。
临近春节,泰安日报社记者前往东平县旧县 " 幸福食堂 ",报道了《黄河滩区移民老人迎来新生活》稿件,从 82 岁老人放弃城里生活、回老家过年这一个小故事,折射出旧县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中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着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扎实工作。
1 月 25 日,腊月二十三,正是北方传统的小年,泰安日报社记者前往岱岳区道朗镇大王村,记录了 " 娃娃干部 " 徐敏在村里工作的一天,并通过与村民交流真心话感知农村新变化。这个坐落在青山之中的村庄安静祥和,虽没有太多引人瞩目的故事,但记者却从中发现了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 稳稳的幸福 ",或许这正是 " 小康 " 的题中之义。
机器轰鸣、工人节前抓紧施工,春节来临之际,泰安日报社记者探访了岱庙街道金星社区城中村改造施工现场,领略了 " 金星速度 ",社区居民的 " 安居梦 " 更近一步。
徐家楼街道夏家庄村 770 户村民喝上 " 放心水 "、泰山景区黄前镇大北岭村 200 余盏新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温州步行街 130 余户居民通上天然气、上高街道北上高村 245 户居民分到新房、财源街道对乐园小区内的景观河开展清淤工作 …… 一个个鲜活温暖的故事彰显着:新春走基层,走的不只是基层,更是老百姓的心路。
春节期间最美的 " 红色风景线 "
" 有困难找小美,有时间做小美,集小美成大美。" 春节期间," 泰安小美 " 志愿者坚持上岗,在社区、景区、车站等地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引导、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温暖着身边人,筑成了春节期间的 " 红色风景线 "。在 " 新春走基层 " 活动中,泰安日报社记者将镜头对准这一志愿服务群体,记录下了他们的春节故事。
春节前,泰安日报社记者报道了《徐家楼街道有支疫情防控数据组队伍》一文。每一条数据、每一天的工作小结背后都凝聚着汗水,数据组成员平均年龄不到 30 岁,大多是刚参加工作的小姑娘或年轻的母亲,她们每一个人身后都有牵挂,但在疫情面前,她们没有计较个人得失,而是不怕苦、不喊累,毫不犹豫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默默坚守。
2 月 4 日,大年初四,泰安日报社记者前往财源街道车站社区,采访了全天候站岗值守、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的社区志愿者,并发布了《车站社区春节假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疫情防控防护网》的报道。社区作为疫情防控的一线,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阵地,在疫情防控全局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正是有了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付出,才有了平安的春节。
春节假期,不少市民选择在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一次周边游,2 月 5 日,大年初五,泰安日报社记者前往泰山西湖景区,实地探访景区在安保巡逻、应急救援、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并报道了《泰山西湖景区全员上岗提供服务," 三重防护 " 让假期出游更安全》稿件,为市民出行打了一针 " 强心剂 "。
平凡人坚守岗位过新春
春节期间,当大家都沉浸在过节的热闹气氛中时,仍有许多人为了 " 大家 " 舍弃 " 小家 ",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把思念埋在心间,用奉献诠释责任。在 " 新春走基层 " 活动中,泰安日报社记者将笔触落在这些 " 小人物 " 身上,描写平凡中的伟大。
除夕当天,泰安日报社记者走访了泰安市气象台,采写了值班预报员坚守岗位、在春节期间为泰安做好气象保障服务的报道。春节,泰安气象工作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将阴晴冷暖传递给千家万户,用坚守写出属于他们的新年 " 敬业福 "。
春节期间,泰城主干道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大街小巷中弥漫着节日的气息。每到傍晚时分,华灯初上,为了守护群众夜间的安宁,泰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岱岳区大队夜巡组民警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泰安日报社记者采访报道了岱岳区大队民警朱立国的夜间工作,揭秘城市安宁背后的力量。
《一名泰安教师的寒假家访路》《驻守岱顶消防指战员的别样年夜饭》《泰山票务人的春节》《天街市场监管卫士的 1 万步》《与 " 供热人 " 刘传佳同行的 4 个小时》…… 一篇篇生动的报道让大家看到了一群朴实无华的普通人用自己的坚守为春节期间的阖家团圆保驾护航。
春节文化大餐精彩纷呈
春节期间,少不了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 " 新春走基层 " 活动中,泰安日报社记者还走进年集、走近非遗,感受浓厚年味。
临近春节,新泰市 " 非遗月启动仪式暨非遗赶文化年集 " 热闹开市。泰安日报社记者报道了《文化惠民送新春,非遗年集汇聚浓浓年味》《市级非遗糖画勾勒出浓浓 " 年味 "》稿件,让群众在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别样年味。春节期间的饮食文化更为讲究,记者报道了《吃一口煎饼,念一份乡愁,过年少不了那丝思乡情》一文,让群众找寻到 " 童年味道 "。
" 一头汗,两腿泥,采访才能抓到‘活鱼’。"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好文章。基层是新闻的富矿,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新的一年,泰安日报社记者将继续用手中的笔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用满腔热情为大家讲述一个个精彩的泰安故事。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