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泰安 2022-02-07
对话“冰丝带”设计总负责人郑方:“冰丝带”连续三天迎来奥运纪录,更好印证“最快的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 月 4 日晚,万众期待的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正式开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作为 " 冰丝带 "" 冰立方 " 等冬奥场馆的设计总负责人、" 双奥 " 的参与者,泰安籍建筑师郑方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2 月 6 日,郑方接受了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的采访,他说,他盼望着冬奥运动员们能够在自己设计的场馆中书写更多的传奇。

"2 月 2 日晚上,我正好在‘冰立方’进行保障服务,观看了北京冬奥的首场正式比赛,是中国队对战瑞士队的冰壶混双比赛,当晚是中国队获胜,我觉得特别开心。" 郑方告诉记者,2 月 5 日下午,自己在国家速滑馆 " 冰丝带 " 进行保障服务时,又恰好观看了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女子 3000 米决赛,并见证了荷兰名将伊蕾妮 · 斯豪滕夺得速滑首金、打破尘封 20 年的奥运会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 这是‘冰丝带’的首个奥运记录,我当时觉得特别振奋、受鼓舞,期待接下来运动员能够继续书写传奇,在‘冰丝带’中划出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成绩。" 郑方说。

作为 2022 年冬奥会北京主赛区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 " 冰丝带 " 的整个建筑外观以 " 冰 " 和 " 速度 " 作为主题设计理念,表面拥有一个超大曲面的玻璃幕墙,以及极具速度感的 22 根线条;同时作为大道速滑项目比赛场地," 冰丝带 " 采用全冰面设计,拥有亚洲最大的冰面。据郑方介绍,在 2016 年的设计方案内,自己所在的设计团队就提出了要打造 " 最快的冰 " 的想法,如今的 " 冰丝带 " 不仅是最初以减小运动员受到的阻力、滑出更快速度的制冰过程,还是现在场馆内保持冰面温度、控制冰场及看台的空气与环境等一切技术的应用,都是为了给运动员创建更好的比赛环境和氛围。 2 月 6 日下午,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 5000 米比赛中,运动员两次打破冬奥纪录,最终夺冠的瑞典名将范德普尔赛后表示:" 这也许是我这辈子滑过的最棒的体育馆。"

" ‘冰丝带’的科技化已经覆盖到了场馆建设的方方面面,不仅可以通过智慧管理使得馆内气温分层,也能够精确控制场馆内空气的湿度、风速和空气质量等。‘冰丝带’还采用了一种全新且环保的制冰方式,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直冷制冰的冬奥速滑场馆。" 郑方说,从冬奥会开始到结束,自己与团队将会全力做好奥运场馆的保障服务工作,确保一切正常运行,让运动员们能够发挥出最好水平。

谈及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郑方表示,自己不仅感受到了国家的文化自信,还感受到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 尤其是当我看到冰立方亮相舞台中央、晶莹剔透的‘冰五环’从冰立方之中雕刻而成时,我觉得这一幕太惊艳了。在进行北京冬奥场馆设计时,我们也注重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的特色,这些对我们未来的建筑设计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郑方说。

就在发稿前,郑方给记者发来消息,就在 2 月 7 日下午的速度滑冰女子 1500 米比赛中,荷兰选手伊琳 · 维斯特打破该项目的奥运纪录。连续三天产生新的奥运纪录,这是对 " 冰丝带 " 的 " 最快的冰 " 设计的最好印证。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杨丽宁 图片由郑方提供 编辑 陈奕如 审核 王天姿】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