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光运动员们在场上的飒爽英姿受到瞩目,作为冬奥伴手礼之一的 1000 多个非遗作品唐娃娃,近日也被送进北京冬奥村运动员公寓、媒体中心等场地,成为赛场之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鲜为人知的是,这些造型精美的唐娃娃,都是 " 出生 " 在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由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女学生们参与制作完成。
" 没想到我们参与制作的唐娃娃,能够受到大家的喜爱,真的是太开心了。" 贵州盛华职业学院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大三学生李梅说,她今年 19 岁,看到自己和同学们的作品能在冬奥这个大舞台上现身,能为北京冬奥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感到无比自豪。
据贵州盛华职业学院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副院长秦贞铮介绍,为迎接冬奥会,北京市妇联动员包括 " 北京巧娘 " 在内的首都妇女开展 " 冬奥礼物 " 献冬奥活动,精选剪纸、皮影、唐娃娃、风筝、火绘葫芦等代表中国文化和北京特色的巧娘非遗作品 5000 件,分别送至北京和延庆冬奥村运动员公寓等场所。为给运动员们更多惊喜,每个房间放置的冬奥礼物都有所不同。
这次作为冬奥礼物之一亮相的唐娃娃共有 4 款,除了《西游记》的主角孙悟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还有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中的穆桂英、花木兰,主要以戏曲形象展示为主。这四款唐娃娃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国际认知度高,是由北京市妇联非遗巧娘协会精选出的作品,均由贵州盛华职业学院的约 20 名学生参与制作,1000 多个唐娃娃制作耗时花了五个多月。
▲图片来源于贵州音乐广播
唐娃娃源于 " 北京绢人 " 的传统工艺,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戏曲和历史人物等,再加以专业化设计和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2009 年入选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 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了解,唐娃娃全部依靠手工制作,手绘、定妆、做头饰 …… 完成一个娃娃可能要经过上百道工序。" 唐娃娃虽然只有约 30 厘米长,但这些人物穿的衣服几乎是京剧剧装的原样缩小版。它们的妆容都是手绘完成,头发也是手工盘发盘上去,帽子采用了传统掐丝工艺。" 秦贞铮说,此次亮相冬奥的唐娃娃,在制作过程中改变了绢人制作的使用材料,例如用石膏、树脂制作头部、身体、四肢,代替以前绢人所使用的乔其纱、棉花等。但保留了绢人的制作工艺,用毛笔彩绘头面,用包裹了彩色纸的铁丝手工盘编成造型各异的发钗、步摇、冠帽等装饰物,手工梳制、盘编纷繁复杂的古典发式。
" 唐娃娃能够被送进北京冬奥村并受到外国友人称赞,盛华职业学院的师生们都感到骄傲!" 秦贞铮说,唐人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院是北京唐人坊公司与贵州盛华职业学院 2011 年合办,采取深度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共同开设了民族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等专业,首创将非遗手工艺制作与职业教育结合,培养手工艺传承的专门人才。学院将以这一次为北京冬奥制作伴手礼为契机,深挖蕴藏在唐娃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文化元素,带领学生在制作工艺上更进一步精雕细磨,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走职业教育这条路来成就自己。
" 目前这四款冬奥唐娃娃,将于正月十六开始在惠水县百鸟河数字小镇的展厅进行销售,每个娃娃的售价是 198 元。" 秦贞铮说,市民如果到现场购买,还会有相应折扣。同时,在贵州省博物馆的文创店,也有很多盛华职业学院学生设计制作、款式精美的贵州少数民族唐娃娃展示出售,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了解了解。
(图片为受访者提供)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寻启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