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特派记者 张堃雷 王坤 / 文 韩伟 / 摄 / 视频拍摄并制作
来北京冬奥会的第 7 天,终于有机会在主新闻中心的媒体餐厅吃一顿饭了。想到这里,忍不住心疼自己 1 秒 ……
可能有人会问,吃一顿饭那么难?笔者只想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为了给大家带来最新鲜的报道,我们哈报的 " 冬奥三剑客 " 几乎只要睁开眼睛,不是在各个场馆,就是在去往场馆的路上,主新闻中心(MMC)对我们来说只是乘车中转站。这样一来,吃饭就只能靠在各个场馆的茶歇,或者是后半夜回到宾馆后才能吃上一口方便面。但对于已经吃了 7 天方便面的我们来说,现在只要听到方便面袋的声响就想吐。于是,我们终于下定决心,打算大快朵颐一番。
好在 2 月 9 日迎来了暂时的 " 赛事低潮期 ",我们可以来媒体餐厅尝尝鲜了。由于闭环内无法使用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功能,我们只得先注册了 " 数字人民币 "。
为了节约人工成本,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聚集,这次媒体餐厅的做菜、上菜服务都是高科技机器人完成的。只要记者在点餐处支付并提供座位号,做菜机器人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炒菜、烹饪,然后由上菜机器人将菜品从上空 " 运输 ",并定点 " 投喂 " 给点菜的记者。这种极富科技感的设计,让人不免产生了时空穿越的错觉。或许 10 年后的餐厅,就会是这个样子吧!
因为笔者没有赶上 15 时的午饭点餐截止时间,最后只能点了一碗由机器人全程制作的麻辣烫。虽然没有享受到上菜机器人的 " 定点投喂 " 服务,但在取餐过程中看到麻辣烫机器人 " 师傅 " 在等待菜品制作完成的过程中不停扭动的身体,还是相当解压。
为了不浪费机器人 " 师傅 " 精心制作的美味,我们喝光了最后一滴汤汁。也不知道下次再到这里吃饭,会是什么时候 ……
编辑 曲传依
值班主编 张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