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是怎么来的?数学这门学科是怎样产生的?飞机是怎样工作的?由中国科学院打造的《科学公开课》系列节目自 1 月 25 日正式开播以来,就受到网上广大师生的追捧。(文汇报)
《科学公开课》在全网首推以来,不少家长和学生被这一课程 " 圈粉 ",在各大播放平台视频下的留言里,除了点赞和期待,还出现不少关于课程讲解内容的讨论。这档由中科院从学科外教育入手、以满足学生科普需求为目的、为中小学生重点打造的一档品牌科普节目,也成功 " 俘获 " 了一众成年人。科学公开课为何受到如此追捧?除了科研院所专业人士的良苦用心以及多家网络平台的鼎力支持,还得益于节目的创新探索。
以好奇心为出发点和切入点。钢铁侠是否真的能出现?飞机是怎样工作的?小小的果蝇竟然内藏玄机?在《科学公开课》节目中,中科院的科学家化身科学老师,以中小学生能理解、愿意听的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基础及前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为广大青少年奉上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趣味科学课程。
对学校教学体系形成有益补充。《科学公开课》的课程内容以趣味性科学知识和前沿科学热点为主,在加深知识理解、构建更全面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节目中的前沿科技成果和鲜活案例,在提升课程本身吸引力的同时,也给中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素材。从这个角度看,它其实也在间接服务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校内课程。
顶尖科学资源下沉的有益探索。2022 年寒假,《科学公开课》邀请了中科院十多位科学家担任课程主讲人,课程内容涉及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宇宙和空间科学、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等诸多方面。据悉,《科学公开课》将在每年的寒暑假定期推出。在今年寒假课程播出的同时,还将面向公众征集下一季的课程主题,中小学生想了解的科学知识,课堂中、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季的课程主题,令人期待。
伽利略曾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变得更有趣、更便捷,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更好地得到满足,我们期待更多类似喜闻乐见的节目让科学走进孩子们的心田,洒下一颗种子,静待发芽长大。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 编辑 陈茂荣 审核 聂艳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