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中书 2022-02-09
年夜饭里的欢声笑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小时候在城里过年,长大后在乡下过年,我记忆中的年味和长大后感知的年味,似乎和别人恰好相反。小时候,过年是一家三口坐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不热闹,但也幸福。长大后,过年是一大家子欢聚一堂的喜悦、是串门嗑瓜子玩耍的热闹、是除夕夜放烟花的仪式感 …… 在农村过年,人们随意却又讲究、悠闲且又忙碌。

农村小小的寨子里,大家既是乡邻也是亲戚,我的奶奶家与外婆家只隔了一堵墙,于是从寨头走到寨尾都是亲戚,于是过年期间也格外闹热。

过年的忙碌是从年三十的早上开始的。每年的这一天,父母都是起床便开始忙个不停,剁肉馅包饺子、砍猪脚炖汤、切五花肉蒸扣肉,煎炸蒸煮十八般厨艺全上阵,除夕夜一大家子的年夜饭,甚至未来两三天的硬菜都将在这一天完成。在准备年夜饭的过程中," 刀头 " 是绝不能忘的,吃年夜饭前要先给祖宗供饭,而正式供饭前得先供 " 刀头 " 敬老天爷。

听父亲说,刀头肉一般都是选肥多瘦少的带皮猪肉,一大块切得方方正正的,清水煮过。我们家一般都备两块,一块摆放在堂屋的香火前,一块摆在大门口,大伯家在猪圈前还会摆一块,大伯说,此时灶边是不用摆 " 刀头 " 的,因为灶王爷上天过年去了,得晚上接他回来。我听闻笑着说:" 晓得我爸妈送灶王爷上天过年没哟,我从没见过我爸‘送灶’和‘接灶’。" 说完,正在灶边忙着弄年夜饭的大伯一家和奶奶哈哈哈乐了起来。

我家和大伯家就几百米的距离,爷爷去世后,奶奶和大伯一家住。自几年前我和父母开始从贵阳回老家过年后,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是两家人聚在一起过,谁家的年夜饭弄得早就在谁家吃。因此在大人们忙个不停的时候,我和堂哥总是闲得乱串,顺便打探对方家里的年夜饭进度。

当所有饭菜都准备完毕,鞭炮声也渐渐响起,谁家的鞭炮先响便去谁家吃饭。

一大家子坐下来,举杯欢庆团圆,回忆着过去的岁月,畅聊眼前的生活。待酒足饭饱,大人们去寻大人们的乐子,搓麻将、跳广场舞,年轻人开始年轻人的玩乐,放烟花炮仗、做小橘灯寄予新年的祝福与期冀,在零点的那一刻开始,随着鞭炮响彻,伴着烟火升天,恰是 " 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 "。

丁明雪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