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强首府战略,扎实做好 " 六稳 " 工作,全面落实 " 六保 " 任务,有效应对多重考验,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生产需求全面回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5120.94 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长 4.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606.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6.3%;第二产业增加值 1198.7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两年平均增长 4.8%;第三产业增加值 3315.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两年平均增长 4.6%。
2021 年全市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生产需求全面回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图为五象新区金融城焕发勃勃生机,吸引众多大企业入驻。 记者黄维业 摄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生猪产能持续恢复
2021 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 907.6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1%,两年平均增长 6.9%。粮食产量 211.55 万吨,增长 1.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 697.44 万吨,增长 3.6%;全社会木材采运量合计 695.42 万立方米,增长 10.4%。猪牛羊禽肉产量 64.73 万吨,增长 13.5%;其中,猪肉 34.21 万吨,增长 41.2%;禽肉 27.54 万吨,下降 7.2%。2021 年末,生猪存栏 256.56 万头,增长 16.0%。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较快
2021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 9.5%,两年平均增长 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7.5%,两年平均增长 5.2%。分行业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五个行业,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下降 8.4%,其他四个行业均实现了增长。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 26.6% 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 10.1%,农副食品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木材加工业分别增长 24.2%、24.3%、33.7%。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 8.4%,两年平均增长 9.7%。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12.1%,非公有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 8.7%。分产品看,主要产品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纸浆产量比上年增长 44.8%,人造板、化学试剂、饲料和乳制品分别增长 34.1%、33.8%、33.6% 和 28.3%;钢材、陶瓷制品、水泥熟料、成品糖产量分别下降 41.9%、24.9%、16.4%、11.9%。
2021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 97.3%,与上年持平。1 — 11 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09.31 亿元,增长 5.1%,两年平均增长 6.4%。
服务业稳步增长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2021 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3%。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 17.2%,两年平均增长 7.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 13.4%,两年平均增长 0.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 7.8%,两年平均增长 5.0%;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3.3%,两年平均增长 4.5%;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 3.7%,两年平均下降 1.2%。
1 — 11 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9.5%,两年平均增长 6.5%。其中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50.7%;文体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 24.8%、23.1%、22.6%。
市场消费持续回暖 升级类商品销售快速增长
2021 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64.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两年平均增长 0.8%。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153.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4%,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 9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1.01 亿元,增长 9.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 2147.06 亿元,增长 7.8%;餐饮收入 217.11 亿元,增长 15.6%。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新能源汽车零售保持了迅猛增势,零售额比上年增长 177.0%;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 55.7%、47.6%、21.4%、18.4%。全市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 55.8%,两年平均增长 41.7%。
据邕州海关统计,2021 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 1231.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9%。其中,进口总值 649.97 亿元,增长 26.0%;出口总值 581.95 亿元,增长 23.6%。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
2021 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 3.1%,两年平均增长 0.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9.9%,制造业投资增长 30.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3%。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 1494.08 万平方米,下降 18.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 2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20.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1.5%。民间投资下降 2.8%,占全部投资的 46.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 34.4%,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生物制药业投资分别增长 75.1%、37.6%、20.7%。高技术服务业中,研发与设计服务业投资增长 68.3%。
财政收支保持稳定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据市财政局统计,2021 年全市一般财政预算收入 391.77 亿元,增长 5.2%;税收收入 277.95 亿元,增长 5.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75.40 亿元,下降 5.8%。财政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 604.38 亿元,下降 5.5%,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7.9%。其中,商业服务支出增长 23.8%,卫生、科学技术、教育支出分别增长 6.7%、3.4%、2.9%。
据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统计,12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 11996.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4.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 4878.80 亿元,增长 10.5%。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 17660.59 亿元,增长 11.3%。
总体来看,2021 年全市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持续改善。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全市经济稳定运行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经济稳定回升基础还需加力巩固。2022 年,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抓好防疫稳定安全 " 三件大事 ",奋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首善之地。
来源:南宁市统计局、南宁日报
编辑:ZAKER 南宁编辑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