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9 日,北京冬奥会
单板滑雪男子 U 型场地技巧资格赛
中国小将高弘博出战
他只做了一些基础动作
最终拿到了全场最低的 15 分
却笑得比第一名还开心
和其他选手的技惊四座相比
高弘博甚至连一次空中转体
都没有完成
这样的表现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事实是
高弘博赛前受伤,脚踝骨折
但参加北京冬奥会
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他说,带伤出场是为不留遗憾
" 哪怕就是爬,
我也要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
开幕前一天获得正式比赛资格,比赛开始前一天训练骨折——上天似乎有意捉弄着 21 岁的四川滑雪选手高弘博。
" 我看着他痛苦地做着动作,我的心真的都要碎了。" 电视机前,四川单板滑雪队教练付伟一边看着比赛一边流着眼泪——除了高弘博本人,没有人再比付伟更能体会高弘博此时此刻的心情了。
高弘博的家乡在东北,他是雪地里长大的孩子,对于雪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能轻车熟路地练好雪地运动。13 岁的时候,付伟把高弘博带到了新疆,从此,这个 " 丢在人堆里都不容易找出来 " 的男孩子与单板滑雪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候还是一个小白,啥都不懂。" 高弘博回忆,从零开始,他没想到的是,仅从 U 型雪槽的槽内滑出槽壁,他就用了近 3 年的时间。
U 型雪槽的高低落差一般在 6.9 米左右,对于初学者而言,当你决定从 U 型池顶部冲下池底,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在这个过程中,速度、脚部力量和身体都需要协调配合。
" 后刃推坡是单板滑雪的基础动作之一。它需要选手背朝山上,面朝山下,板子打横,用后刃搓雪滑行。这是滑雪者踩上滑雪板以后在雪道上滑行的第一步,这个练习成功后,基本可以说是踏入了单板滑雪的门槛。" 付伟介绍,在练习后刃动作时,高弘博一直掌握不好技巧,对于重心、速度的配合老是把握不好。不过,高弘博愿意吃苦,即使结束了训练,也会和朋友不断练习,直到找到掌握技术的窍门。
" 直到这次比赛开始之前,我都一直说,他是幸运女神眷顾的孩子。" 付伟说,此次北京冬奥会,四川单板滑雪队一共有邱冷、武绍桐、高弘博 3 名运动员入选,而高弘博是 2 月 3 日晚上才由 " 试滑员 " 转为了正式比赛选手,随后就以中国单板滑雪队队员的身份参加了 2 月 4 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
" 和他沟通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得到出来,这名孩子的兴奋。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参加冬奥会的。" 事实上,高弘博的幸运不止于此。2015 年,中国单板滑雪队开始组建青年队,当时实力并不出众的高弘博凭借年龄优势得以入选,而他在国家青年队的教练也是付伟。
只是,幸运的天平不会总是眷顾着高弘博。2 月 7 日,在进行赛前适应性训练的时候,高弘博在完成两周空翻落地时,不慎受伤。后来经过队医的检查,右脚踝关节撕脱性骨折,必须进行手术。
冬奥会就在眼前,是放弃还是坚持?这对于高弘博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没关系,不能坚持就放弃吧。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付伟这样安慰着自己的弟子。可是高弘博却执拗地不愿意放弃。" 哪怕就是爬,我也要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 高弘博说。
于是,2 月 9 日的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 U 型场地技巧资格赛,高弘博还是身披 6 号比赛背心登场亮相。但右脚踝关节骨折,让他连站都站不稳,更不要说完成高难度的动作了。最终,高弘博首轮比赛只拿到 15 分的 " 安慰分 ",第二轮比赛,实在无法坚持比赛的他含泪退出了比赛,遗憾结束自己的首次冬奥会之旅。
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不是 " 只能赢 "
她眼睛意外受伤
仍坚持重返赛场
2 月 7 日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资格赛
赛前训练中
中国队 "00 后 " 小将杨硕瑞意外摔倒
额头和左眼眼角处受伤
" 虽然受伤了,但我的意志还在 "
简单处理伤口后
她做出了重返赛场、带伤出战的决定
随后,她带伤完成三次跳跃
虽然在滑下跳台时
会因伤看不清地面
但她三轮的成绩却一轮比一轮高
杨硕瑞最终未能晋级
但勇敢无畏、拼尽全力的她
已在闪闪发光
他曾一周滑坏 4 块雪板
2 月 7 日
17 岁小将苏翊鸣
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
完成超高难度五周转体 1800
最终斩获银牌
为中国队创造了该项目历史最好成绩
" 翊鸣惊人 " 的天赋背后
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
从 4 岁接触单板滑雪开始
苏翊鸣一直在努力
为了掌握新的高难度动作
同一个动作
他可以每天重复练习 6 个小时
由于训练量较大
他还曾在一周之内滑坏了 4 块雪板
但苏翊鸣说
自己并不觉得累
" 因为我享受这件事
在过程中可以找到我喜欢的乐趣 "
原来,努力和热爱
才是最好的天赋
并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是惊世的神童
身上有伤、咬着牙代表中国亮相
这份毅力和坚强
可以让人看到中国冰雪运动的
希望和未来
有比赛就会有输赢,尤其是在角逐非常激烈的奥运赛场。每一位来到北京冬奥会赛场的选手都是为实现梦想而不懈拼搏的优秀运动员,都具有伟大的奥林匹克精神,无论何种比赛,都不会有 " 常胜将军 ",只有敢于拼搏的勇士。
金牌不是考量运动员成功的唯一标准," 可以输,但不能认输 " 同样是奥运精神的一种体现。尽管高弘博因伤 " 连一次空中转体都没有完成 ",但他拥有的 " 不认输 " 精神不亚于赢得了奥运金牌,同样值得光荣与自豪。
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运动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奥运精神——重在参与、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比赛可以输,但精神不能输,成绩可以落后,但志气不能落后。有了这种精神,即使是暂时的失利,也不会让奥运健儿们停止奋勇前行的脚步。
有时候,你看到的平凡
可能是别人拼尽了全力
奥林匹克,不只有冠军
来源:中国教育报综合整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