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杨依明 ZAKER 哈尔滨记者 罗彦坤 文 / 视频制作
" 我们村的有机草莓口感好、个头大,希望大家带着亲朋好友前来旅游观光,体验田园生活。" 正月里,在通河县桦树村农业生态园草莓种植基地内,驻村 " 第一书记 " 郭连君开启了直播带货。近年来,桦树村发展棚室草莓种植,不仅带火了乡村采摘游,更促进了电商销售发展,打开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
发展有机种植,带火乡村采摘游
进入正月,通河县通河镇桦树村就开始热闹起来,每天都有许多人进村 " 串门 ",这些客不是奔的哪一家,而是冲着村口的农业生态园草莓种植基地来的。
温室内棚顶挂着黏虫板、硫磺罐,这都是无公害杀虫设备,是保障草莓有机品质的必要设施。懂行的不用问,一看就知道这是有机种植。不懂也没关系,摘一枚咬上一口,立马就能吃出不一样。
桦树村的草莓棚室采用日光蓄能供暖技术,不用烧煤,既暖和又节能环保。有充足的光照保障生长期,草莓甜度诱人,含糖量可达 15%。大棚门帘一掀,就能感受到诱人的香甜扑面而来。村民张月达站在棚室门外,接待一拨又一拨游客进棚,把小筐和剪刀递到每位客人手中。" 好多游客都是自驾从外县过来的,一斤 78 元,就为了尝这一口鲜儿。" 张月达笑着说。
自从 3 年前,桦树村使用驻村工作队建设的阳光温室发展棚室特色种植,又从丹东东岗农科院草莓研究所引进了草莓新品种,棚室草莓就成了该村的 " 一村一品 ",每年头茬草莓都能精准抢占春节市场,连年增长的收益让乡亲们鼓起了腰包。
进棚采摘的方式让草莓卖上了价,乡亲们的种植积极性越来越高,棚室草莓的种植技术也不断创新。如今棚室内采用立体种植与平地种植相结合的方式,既节省空间、增加产量,还有利于水肥一体化管理。通过科学种植,合理轮作,草莓采摘能从春节持续到 6 月。
兼顾庭院经济,闯电商销售之路
桦树村的农业生态园草莓种植基地不但是全村的产业核心,更是家家户户发展庭院经济的苗圃,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借助产业优势,把全村的小菜园都利用起来栽植小园草莓,让桦树村成了名副其实的 " 草莓村 ",有效拓宽了乡亲们的增收致富路。
自 2015 年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队进村后,桦树村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是村里注册了 " 冰凌飘香 " 大米品牌,推广有机水稻种植;棚室果菜全面上市,小园叶菜也闯开市场;村里买了两辆厢货车,组建起配送队,建立起 " 菜园子直供县城餐盘子 " 的绿色通道,乡亲们不用为卖菜发愁。工作队抓住这一契机,创建了全县第一家村级农副产品销售公司,棚室出产、庭院种植有了统一销路,轻松变现。
村委会还专门腾出一间屋子,购置了直播设备,建立起农村电商培训中心。全村的年轻人可以免费到这里学电商、直播带货,卖各家的农副产品。
近年来,通河县桦树村通过探索 " 生态变产业 " 路径,又打开了电商销售之路," 绿色 " 产业逐年升级,优质村货供销两旺。
培养新农人,打造 " 撤不走的工作队 "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桦树村的农业生态园不但带动了本村闲置劳动力就业,还通过产业开枝散叶,让乡亲们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培养出一批会技术、懂市场的 " 新农人 "。
如今,桦树村农业生态园内的 30 余栋大棚都被村民们承包了,有机蔬菜、食用菌、鲜果一年四季轮番登场,种植种类的多样化既丰富了 " 菜篮子 ",又为轮茬倒棚提供了更多选择。
桦树村驻村 " 第一书记 " 郭连军表示,村里的这批年轻人是桦树村的希望和未来,在产业引领下,他们能够带领乡亲们走得更远。今年,农业生态园将再建几栋日光温室,优化冷暖棚的配比,让协同生产更加紧密,争取创造更大效益,让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编辑 李洪霜
值班主编 寇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