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 2022-02-15
【地铁情报】新型铺轨装备亮相!深圳地铁16号线最新进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好消息来啦 ~

继 14 号线全线 " 长轨通 " 后

16 号线也刷新进展啦!

洞内钢轨卸 / 铺新型装备

在江岭铺轨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啦

这开创了

装配式预制板道床钢轨铺设新模式

也就是说

16 号线距离通车更进一步啦 ~

为什么要采用新型铺轨装备?

四期工程线路

(6 支、12、13、14、16)

统一采用装配式预制板道床技术

其广泛应用的轮胎式铺轨装备

在道床基底浇筑、预制板铺设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等环节施工

其效率优势明显

为了优化适应 16 号线站点多、区间短、场地限制等条件,相关参建单位结合现场实际,研发出一套新型钢轨卸 / 铺装备。

该装备通过对龙门吊等设备进行设计改装,解决了轮胎式装备铺轨中的行进方向和跨型难题,使装配式预制板道床钢轨铺设更简便、安全、高效。

新型 " 龙门吊铺轨方案 " 化解难题

地铁 16 号线轨道工程难度大

为给后续系统专业提供施工条件

必须突破场地条件限制

探寻一种适合

装配式预制板道床钢轨铺设新方法

最初项目进行了门吊拖拉等

多种方案的尝试

但过程较复杂、投入成本高

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于是建设者们请来了业内专家

经过反复对比和模拟实验

发现采用两台小型铺轨龙门吊

将钢轨从平车上运输至铺轨位

再手动控制龙门吊

将钢轨落槽的 " 龙门吊铺轨方案 "

可有效化解现场铺轨难题

相比于拖拉式铺轨方案和轮胎式铺轨设备,新型龙门吊铺轨模式在地铁隧道内占用空间小,满足后续专业限界要求,为系统、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提供了施工空间,能快速度、高效率完成铺轨,保证整体工期节点。

此次铺轨过程

需解决诸多难题

↓↓↓

施工五大难题:

地铁隧道空间小,设备组装难,无法使用大型吊装设备;

铺轨龙门吊在走行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在设备间来回走动,安全风险高;

地铁隧道存在圆形、马蹄形、矩形等多种形式,铺轨龙门吊跨区间运行难;

相邻预制板道床间均留有板缝,设备跨越困难;

轨道平板车宽、道床窄,如果采用常规支腿结构,铺轨龙门吊跨行平板车难以实现。

装配式预制板道床钢轨铺设新模式

针对现场出现的具体问题

建设者们反复攻关

通过巧妙构思将问题一一化解

解题五大思路:

根据最大起重量,对铺轨龙门吊进行轻量化设计,以 " 合适 " 为标准,走行电机、起吊葫芦选择均 " 以瘦为美 ",结构部分采用快拆结构,单件重量轻,方便拆装,有效解决大型设备进场问题。

对龙门吊的操控采取遥控方式,一人即可操作两台铺轨龙门吊,避免铺轨过程中作业人员在轨道车辆、铺轨龙门吊间来回穿行,节省人力的同时保证了作业安全。

更改铺轨龙门吊行进方式,以板面作为行走通道,减少铺助工序的同时轻松解决跨区间运行难题。

将板缝过桥设计与杂散电流端子融为一体,解决板缝设备跨越难题。

巧用平板车下部空间,将铺轨龙门吊走行部分嵌入到平板车下侧,从而实现铺轨龙门吊跨行平板车,顺利解决跨型难度大的问题。

通过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提升

铺轨龙门吊试验在 16 号线获得成功

开创了

装配式预制板道床钢轨铺设新模式

当前,新装备在 16 号线轨道三工区实现了 0.5 千米 / 班的铺轨进度,相比传统工艺,效率提高了 60%;同时,一个班工作人员由原来的 11-14 人,缩减至只需 4 人,且在铺轨过程全程遥控,有效的保护成品和人员安全,优势明显 ~

将连接起龙岗、坪山片区

地铁 16 号线由大运站引出

沿龙岗大道、黄阁路、龙平路敷设

终至田心站

线路全长约 29.2 千米

设站 24 座

其中换乘站 10 座

停车场、车辆段各 1 座

线路采用全自动运行模式

共设 4 个铺轨基地

12 个辅助铺轨基地

最新进展

截至目前

全线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 100%

区间盾构已完成 100%

附属结构、轨道工程、装饰装修

系统设备安装、机电设备安装等工程

正在全面推进

其中

全线铺轨基底已完成 55350 米,占比 88%

铺轨完成 57287 米,占比 90%

预计到 2023 年

坪山 er、龙岗 er

就能坐上 16 号线啦!!!

来源 深圳地铁

编辑 王彦名

值班主编 董艳春

相关标签

地铁 轮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