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两周中,美国陆续释放的一系列数据,让人对经济前景捉摸不定。
美国 1 月非农就业新增 46.7 万人,远超市场预期和前值水平,然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又显示美国通胀飙升创下 40 年来新高,而消费者信心指数录得十年来最低。美国消费者是否有能力应对价格上涨?美联储究竟会选择加速加息还是选择节制?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拜登政府的经济团队曾预计美国的通胀在 2021 年春季首次上升后会逐渐消退,但这种观点已被持续飙升至高位的数据所推翻,白宫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控制通胀,但并未见成效,未来只能依靠美联储在中期选举之前通过一系列加息来抑制通胀。" 加息第一次很可能要加到 50 个基点,全年最少加 4 次,否则目前的通胀如不采取措施,简直有些失控。" 他说。
供应短缺是推动通胀关键力量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2022 年 1 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7.5%。
近期大量消费巨头企业财报出炉后,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后看到,一些全球大型消费品牌正在通过大幅提价将迅速上涨的投入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其中不少企业都提及供应链造成的短缺现象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百事可乐、麦当劳等公司都在财报季中表示,劳动力、运输和商品成本不断上涨。在此种情况下,各大企业纷纷提价。比如,麦当劳在 2021 年将菜单价格提高了 6%。麦当劳还预测其食品、纸张和其他商品的成本在 2022 年将上涨两倍。
百事可乐则预计,在食用油、包装材料和其他商品的成本上涨后,其 2022 年的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惠而浦的产品包括冰箱、炉灶和洗衣机等,该公司表示,正通过在其开展业务的所有区域提高价格的方式,来抵消 10 亿美元左右的原材料通胀影响。
运动服装品牌安德玛(Under Armour)也表示,2021 年其毛利率达到创纪录的 50.3%,但 2021 年一季度其毛利率将下降,部分原因是 " 持续的疫情供应链挑战导致运费增加 "。
牛津经济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施瓦茨(Bob Schwartz)在其最新报告中称,将通胀加速归咎于劳动力成本上升是错误的,实际上,与疫情相关的供应短缺仍然是推动商品价格出现通胀的关键力量。
" 这一点在汽车行业最为明显,由于计算机芯片短缺导致的生产限制刺激了惊人的价格上涨。" 他解释道," 二手车价格在过去一年上涨了 41%,对同期 7.5% 的 CPI 上涨贡献了 1.1 个百分点。对于一个在 CPI 中仅占 4.1% 的行业来说,这个贡献有点过大了。"
" 二手车价格上涨不少,听买车的朋友说,新车都要加价。" 供职于美国一家知名数据机构的数据分析师祖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家具就更悲催,运输不畅:去年 9 月定的餐桌,今年 1 月才到。后来定了个孩子的椅子,2 个月了还没发货。"
年薪超 10 万美元人群最担心丧失购买力
这一轮的通胀在美国深入生活肌理。" 平时买菜明显贵了,Costco 超市的牛肉以前不用想,想买就买,现在要算一下。" 祖然说," 比如牛排以前 14.99 美元,打折时候为 12.99 美元,现在 24.99 美元,而且不打折了。"
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商泰森食品公司本周报告称,上一季度牛肉价格同比上涨 32%,鸡肉价格上涨 20%。
在工资快速上涨、房价上涨以及美股上涨等因素加强了家庭资产负债表的情况下,美国消费者有没有充足的空间来应对上涨呢?
最新出炉的密歇根大学调查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从 1 月的 67.2 降至 2 月的 61.7,为 2011 年 10 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在接受调查的所有消费者中,近一半预计 2022 年在通胀调整后,他们的收入将下降。更重要的是,年薪在 10 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在调查中表达了对失去购买力的最大担忧。
施瓦茨表示,1 月工人实际收益微升了 0.1%,不过工人工资要赶上通货膨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其实际收入仍比一年前低 1.7%。好在紧张的就业市场赋予了工人更大的议价能力,这将在未来几个月中维持工资上涨的压力。
祖然对此也表示赞同。她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美国的就业市场火热," 我们公司跳槽的人比往年都多,所以公司才赶紧涨工资 "。
而对于大部分美国 " 白领 " 阶层对通胀的看法,祖然总结道:" 大家感觉到了通胀,但还可以承受,但是中期选举的选情会受到经济影响, 因为这关乎美国人切身利益。"
美联储先放火再灭火?
在过去一年中,白宫屡次派出高级官员缓解美国港口瓶颈,屡次约谈美国大供应商,推动沙特和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员国增加石油产量,并要求监管机构打击价格欺诈,然而,通胀依然高企,创下 40 年来新高。
" 现在国际油价上涨依然很快,去年 1 月 4 日纽约的轻质原油是 47 美元一桶,今年 2 月 11 日已涨到 93 美元,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中东产油国等。" 周世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而且到 2 月 1 日为止,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 30 万亿美元大关,这样发债就已经引发了通胀。
在周世俭看来,美国 1 月 CPI 上涨 7.5% 已经属于严重通胀范畴,美联储在 3 月加息 " 非加不可 ",且最少 4~5 次。
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 1 月表示,想要在 3 月 15 日开始的下一次会议上加息。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布拉德则表示,希望看到利率在 7 月前提高到 1%。高盛则预计美联储在今年会出现 7 次 25 个基点加息,高于之前预测的 5 次。
不过,加息仍要观测市场反应。施瓦茨也认为,在 CPI 报告公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在 3 月 16 日会议上将利率上调 50 个基点的可能性至少为 50%,而不是通常的 25 个基点。
同时,布拉德的 " 鹰派言论 " 也助长了加息半个百分点的预期。施瓦茨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美联储将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提高基金利率,加息 50 个基点的可能性增加。"
他认为,美联储通常不喜欢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事情来给市场带来 " 惊喜 "," 但目前加息 50 个基点的这件事情已经完全提前被纳入预期,这将不再是一个惊喜。因而如果美联储在会议上认为这一行为有必要,就可以灵活跟进 "。
施瓦茨还指出,值得观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债券市场。目前债券市场没有变得不安,10 年期盈亏平衡利率目前仍保持在相对温和状态。因而在长期通胀预期仍可承受的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选择采取逐步收紧政策的更为谨慎的道路,而不是冒险让经济陷入混乱。
来源:第一财经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 小时报料热线 0731-85571188。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