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日,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说,谷爱凌日前在社交媒体 Instagram 上怼《经济学人》用筷子污名化中国——《经济学人》在 Ins 上发文称 " 曾为美国赢得一枚自由式滑雪金牌的谷爱凌,决定转而为中国参赛 ",并恶意配了一张用筷子夹住谷爱凌的图。对此谷爱凌在《经济学人》这条帖子的评论区里回怼:如果你想欺负一个青少年,至少 1. 把事实搞清楚;2. ( 有能耐 ) 圈我;3. 不要用筷子这种刻板印象来代表中国。
到底是怎么回事?
环球网记者在查询《经济学人》(@theeconomist)Ins 认证账号后发现:被网友爆料的这则帖文于 2 月 4 日发布,但内容与网友爆料已经有所不同,目前是一篇没有筷子的配图,但帖文标题仍不无挑衅地写道:" 寒冷战士:为什么谷爱凌抛弃美国队去中国滑雪 "。
尽管如此,还是有网友在推特上贴出了谷爱凌被筷子夹住的配图,写道:" 这不是 PS。《经济学人》的早期版本(现在已被删除)决定用右边图作为文章封面,以说明‘中国是如何用 …… 筷子夹住了才华横溢的谷爱凌的’。该网友转发的推文写道:" 在遭到强烈抵制后,《经济学人》悄悄地将筷子从谷爱凌插图中移除。"
而网友爆料的谷爱凌在《经济学人》早些时候那张恶意的筷子配图留言区回怼的评论,也疑似随着该英国媒体删帖一起被删除。
不过,还是有很多网友在《经济学人》后来发布的 Ins 帖文中质疑:" 谷爱凌的评论去哪儿了?"
还有网友在这条帖文中留言为谷爱凌点赞:" 谷爱凌热爱她的祖国,并希望激励更多的人参加冬季运动。谢谢你,爱凌。"
也有网友批评《经济学人》" 将宣传搞出了新的水平,邪恶且带有偏见。"
一位网友则写道:" 把青少年运动员和偏见连起来是多么的可笑。为中国做出贡献是谷爱凌的选择,作为一个人,她有权选择为哪个团队出战。省省那些传播误导性信息的钱,投资到你们自己的人身上吧。"
也有人这样质问美国和《经济学人》杂志:" 在前一届奥运会上,美国有一些外国公民转而效忠美国队。在东京奥运会上,大坂直美决定代表日本参加奥运会。有许多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为不同的国家效力。那么,《经济学人》和那些主流媒体为什么特别针对谷爱凌呢?还有,为什么《经济学人》要重复同样的故事?"
来源:环球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