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十九届深圳关爱行动系列推选活动初评会上,市关爱办对各个奖项的推荐材料进行了审核,征求相关部门意见,计划于 4 月底评审出新一批关爱典型和优秀项目。共计 20 家公益机构进入本届 " 十佳公益机构 " 候选名单,本报持续关注、分批次报道候选公益机构的爱心事迹。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可可沙龙志愿者协会:关爱特殊儿童 温暖特殊困难群体
2017 年 7 月,龙华区龙华可可沙龙志愿者协会成立。近年来,协会开展了 50 多场关爱特殊儿童公益资源对接活动,为龙华区特殊困难群体带去了希望和温暖。尤其 2021 年," 让爱回家流浪救助 " 项目帮助 26 个失散多年的流浪人员回归家庭,帮助 100 多名流浪人员办理身份证,结束流浪。同年,协会还创建了 " 小衣大爱 " 爱心墙,每天接受和领取衣服约 60 件,每天志愿者轮流值班,整理旧衣捐赠挂上墙,供有需要的人免费领取,让许多低收入人群、流浪人员、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助力翱翔助学协会:爱心成就梦想,助学点燃希望
以爱心助学为主要职责的龙华区龙华街道助力翱翔助学协会,自 2017 年成立以来,拉动了许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共同资助了家境贫困的高中生 10002 余人次,资助金额 1254.9 万余元。通过云南、贵州等地学校,以一对一、多对一等形式为家境贫困的高中学生提供每年每人 3000 元的学费帮扶,并协助资助人与被助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鼓励。
协会还在多所帮扶学校中开展 " 明眸行动 ",为有需要的贫困学子免费配近视眼镜,此外," 翱翔希望建校行动 " 由协会筹资、教育局配套资金共建希望小学,2021 年,筹资在建的小学有贵州黎平县口江乡弄果小学。
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义工联合会:打造 " 创文明 · 树新风 " 志愿服务品牌
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义工联合会成立于 1998 年,于 2011 年 10 月正式挂牌,是在光明区团工委和公明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由公明街道团工委发起的志愿为社会提供义工服务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团体。机构在志愿服务发展的探索过程中,构建了 "1+5+N" 志愿服务联动工作体系,即 " 一个街道、五个社区、N 个社会组织 "。
2021 年,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机构通过打造 " 创文明 · 树新风 " 志愿服务品牌,开展 " 萤火虫 " 创文志愿服务培育计划,把公明街道辖区内 21846 位注册志愿者培育为 " 萤火虫 ",组织动员志愿者开展创文志愿服务活动共 12 场次,参与志愿者 418 人次,服务时长达 1149 小时。
深圳市慈善会:多元化发展慈善事业
深圳市慈善会成立于 2004 年,疫情期间共募集款物 3.95 亿元,2020 年于 " 广东扶贫济困日 " 活动现场认捐总额超 15 亿元;2021 年募集防疫物资逾 3537 万元;2021 年河南水灾期间募集款物 4400 余万元。
2021 年,该机构在全国率先设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创新推进深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市总工会合作,搭建 " 一体两翼 " 职工帮扶保障体系,创新帮扶救助模式;与深圳市未成年保护中心积极探讨助力儿童保护体系,并设立未成年保护专项基金。
由该机构运营的 " 雏鹰展翅 " 计划和 " 寻找需要帮助的人——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 " 项目自多年前开始运营,为深圳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提供学费资助,累计资助近 7000 人次逾 2110 万元,为来深建设者提供医疗救助,迄今累计资助 2 万人次逾 2.7 亿元。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聚焦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领域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成立于 2010 年,自注册成立以来,聚焦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个领域。到 2020 年底,共获得超过 61 亿人次捐赠支持,收到善款和物资超过 27 亿元,帮助超过 2000 万人次改善困境。并联合全国约 2000 家社会组织和 200 万人次志愿者带动更多人参与公益。
2021 年河南水灾期间,该机构收到公众、企业、团体和社会公众人物的现金捐赠超过 9000 万元、实物捐赠超过 2100 万元,款物合计超过 1.1 亿元,捐赠支出超过 6700 万元。
2021 年,该公益机构还创新开展了 " 乡村儿童足球项目 ",截至 2021 年 12 月,已在 268 所乡村学校建成足球场 38 座,组建足球队 370 支;" 壹基金乡村图书馆项目 " 在全国 12 个省共建成 22 座乡村图书馆,受益师生达 15760 人;" 山区幼儿园操场项目 " 在贵州毕节地区的 155 个山区幼儿园建设完成多种游戏功能的运动场,累计 20960 名乡村幼儿受益。
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