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传消息称,自 2022 年 3 月 1 日起,微信、支付宝的个人收款码不得用于经营性收款。近 4 年的数据将被追查,一旦数额较大需按 4.5% 补税,还要缴纳滞纳金和罚款。
2 月 15 日,微信支付向红星资本局回应称,以上说法为谣言。
微信支付方面表示,根据财付通公司(即微信支付的主体公司)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对新规的理解,3 月 1 日之后,个人收款二维码仍可继续使用,其中部分具备明显经营行为的用户需按照规定升级为经营收款码,平台会在用户升级前会保留一段时间作为过渡期。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监管部门将会在近期公布明显经营行为的标准。如符合升级标准,微信收款助手将下发消息通知,未收到通知的用户不会受到影响。
当天,红星资本局还向支付宝的相关负责人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应。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早在 2021 年 11 月,相关话题就曾登上微博热搜榜。这一消息源自央行发布的条码支付监管新通知。
2021 年 10 月 13 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收单机构和清算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要求。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做出具体规定,并将于 2022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据央视新闻报道,收款码分为个人和经营用收款码,其中,将受到约束的主要是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按照规定,个人静态收款码原则上禁止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并将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
上述报道称,对具有明显经营特征的个人收款条码用户参照特约商户管理,要求为此类个人用户提供商户收款条码,提升对个人经营者的收单服务质量。
来源:成都商报 - 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