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简介:本案例通过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 " 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全国科普日科学家精神进课堂实践活动,借助一站式教与学平台 Classin ,为学生提供线上与科学家与其它学校互动交流和浸入式场馆学习的智慧课堂,通过馆方主讲师和课堂老师的角色分工。本节课通过云参观和线上多效互动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后路径,通过云参观和院士互动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进校际间师生交流和信息反馈,有效落实双减。我们注重沉浸式多校互动体验,通过 " 云参观 " 、抢答器、计分牌、合影墙的使用打造智慧课堂,增进师生交流和信息反馈,提高互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展示学生风采。
案例简介:
本案例通过学校在课后服务时段开展 " 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全国科普日科学家精神进课堂实践活动,借助一站式教与学平台 Classin,为学生提供线上与科学家与其它学校互动交流和浸入式场馆学习的智慧课堂,通过馆方主讲师和课堂老师的角色分工,双师课堂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探索。本节课通过云参观和线上多效互动展示,利用信息技术拓展课后路径,通过云参观和院士互动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进校际间师生交流和信息反馈,有效落实双减。
实施过程:
1. 参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课前通过书籍,在线浏览资源等开放信息途径,学习了解院士的科研成就和个人事迹,并结合自身的学科兴趣向院士提出问题。教师收集提问并发布云端,主持人导入。
课上,馆方介绍 " 两院 " 相关知识,为学生带趣味小互动,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 " 两院 ",什么是 " 两院院士 "?
2. 探究 ——场馆云参观,解决问题
学生在线 " 云参观 " 上海院士馆,云上学习浏览展品和学习全息影像视频,领略院士风采。
小组讨论学习后进入 " 院士 " 知识多校互动抢答。
学生通过院士风采馆实品展览和全息视频的深入学习,重塑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学生解答 " 两院 " 和 " 院士 " 到底是什么的问题。通过馆方主讲师和课堂老师的角色分工,双师课堂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的探索。
3. 交流——与院士 " 面对面 ",提出新问题
院士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图片为学生揭秘如何成为院士,如何牵引我国物理事业越走越远,越走越高。他还鼓励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多关注祖国的航天事业。
在 " 面对面 " 互动环节,学生热烈举手发言交流自己的看法,院士解答学生问题。
使用教学小工具抢答器实现了校际间实时互动。学生通过平台 " 作业 " 交新问题,在线视频墙和院士合影留念。
案例反思:
在本案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德育浸润,提升课后服务价值,学生不仅了解科普知识,领会了科学家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我们注重 " 云参观 " 内容的选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我们注重沉浸式多校互动体验,通过 " 云参观 "、抢答器、计分牌、合影墙的使用打造智慧课堂,增进师生交流和信息反馈,提高互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展示学生风采。(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海滨第二中学)
作者:钱珍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